比較分析Base和BSC,為什麼BSC鏈一手好牌卻處於下風?

24-05-06 16:27
閱讀本文需 9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原文來源:CapitalismLab


Aerdrome 價格走過一輪,Base 一己之力扶持起巔峰1B Mcap, 2B FDV 的百倍幣,秀出了肌肉,其所帶來的正外部性也進一步盤活了Base 生態。


反觀 BSC 本輪就算靴子落地依然沒個響,差距在哪裡?本 Thread 將以此為切入點探討銳評本輪兩 CEX 在鏈上體現的差距。



Coinbase 拉Aero 的原因非常簡單,如下圖所示,以往項目激勵DeFi 礦工,是直接激勵,例如價值為$2 的專案代幣,礦工可能額外從DEX 交易費裡面再拿$1, 一共獲得$3。


而在Aero 這種Ve(3,3) DEX 體系下,這$3 被用於向veAero 賄賂,veAERO 投票分配$Aero 代幣( 價值更高,例如$9) 給礦工。



最後項目方還是付出$3,veAero(Aero 鎖倉)獲得了$3 的真實收益,礦工拿到了$9 的激勵,激勵也翻倍了。


Aero 價格越高發出去的激勵價值越高,Base 生態項目所能享受的激勵也就越高,生態項目基本面隨之也增強,能拿出來給Aero 的賄賂代幣價值也越高,Aero 收入也越高價格也更看好形成飛輪。



此外若Base 直接激勵鏈上項目,一方面容易變成鏈下搞關係,另一方面也不好公開激勵那些土狗和Meme 項目,而這些項目有流量,透過扶持Aero,就是對鏈上生態實現permissionless 激勵,因為任何項目都可以透過Aero 來進一步放大激勵效果,這種搞法為一般開發者帶來的收益是官方激勵不能比擬的。


回頭來看 BSC,有沒有類似的產品,不但有,並且開發者和產品層面上都可以說比 Base 強了一檔。


Thena 算的上是 Aerodrome 加強版,支援 V3 集中流動性。


Pancake + Cakepie 雙輪驅動更是可以發揮更強的飛輪效應,天花板更高。


雖然當年我們吐槽了Cake War 組織遠不如Pendle War ( 涉嫌自吹自擂),後續Pancake 的迭代也比較慢遲遲讓飛輪沒有搭建完畢,加上不學先進的ve(3,3) 交易費給voter 反而去拿了一小半投票權在團隊手裡手動幹預(權力的滋味,誰又捨得放手)。


但是橫向比較下,比上雖不足但比下卻綽綽有餘了,比如ARB 扛把子Camelot,都喊了一年還是沒上voting gauge投票分配激勵。


Cakepie/Magpie 團隊能力在 BSC 十分罕見,在其他鏈上 subDAO 也很成功。 Thena 這邊雖然還沒在其他鏈證明自己,但從產品上看,也比 Velo/Aero 係也更快更好。


既然 BSC 上這塊產品和開發者底子比較好,為什麼完全沒有拿到 Base 類似的結果?連這一輪 Mantle 的 ve(3,3) DEX Moe 都能搞出點水花 BSC 都不能?


只要你稍加研究,就會驚奇的發現,Binance 對這塊的支持不是零而是負的... 是負的...


是的,一方面上述項目沒有得到Aero 這樣的投資和上幣的相關支持,另一方面如圖所示,明牌被標記為Binance 的地址和另一個疑似Binance 的地址(Cake 社群推論)共鎖定了26% 的veCAKE,直接與生態計畫爭利。畢竟每回合的分紅和激勵是有限的,Binance 手上的多了生態計畫手上的就少了。



投票權Pancake 團隊拿一小半,剩下Binance 又來拿一小半,效果一下子就大打折扣。一般做這個都是注入到生態項目給扶持,到這裡既不扶持生態還直接去跟生態搶錢,Binance 應該不缺這點Pancake 的收入分紅吧...


ve(3,3) 難理解嗎,但上一輪無論是AC 創立的Yearn 和Convex 之間的Curve War,還是Terra/Luna 買入CVX 控制Curve 治理以扶持UST,都是焦點戰役,這個對於資深Web3 玩家來說可以說是基本常識。


本輪的百倍幣 Pendle 和 Aero,也都採用了這個模式,就連 Cake 也靠這個才止跌反彈。


Binance 在 BSC 上投入的資源是否去了更好的專案? NFP/ Cyber/ID/ Hook 這些獲得投資 + 上幣加持的 BSC 項目跟 Aero 相比有什麼差距?


拋開早被吐槽爛的項目品質不談,這些項目缺乏正外部性,較為孤立,CB 給Aero 一分錢變三分生態激勵,Binance 十分錢直接打水漂,也容易對開發者形成逆向篩選。


實際上逆向篩選已經在運作了,開發者已經開始跳船。


Thena 團隊重點放在了Base 的新專案IntentX 上, Magpie 新subDAO 重點也在ETH 系,雖然subDAO 最終大塊收益將回流到BSC 上的MGP 上,但主DAO 怎麼可能長期待在一個和其他新subDAO 缺乏協同效應的鏈上呢?


綜上所述,主要的差距在於


1.Coinbase 將資源重點投入了對Base 生態有正外部性的項目上,一分錢花出三分效果,資源花在優質開發者上繼續吸引優質開發者加入


2.Binance 將資源投在無正外部性的BSC 專案上,十分錢打水漂,對於有正外部性的生態專案反而去幫倒忙,顯得不懂web3,導致優質開發者紛紛跳船。


本文只是以ve(3,3) DEX 這一小塊為例進行切入說明,但一葉知秋,反應出來的問題是有代表性的


Base 沒有單獨發幣,BNB 靠著頻繁上幣最近走勢也強於大盤,但是這行幣價上漲還是得靠想像力,如果能夠讓鏈上靈活一點,BNB 的上漲空間才能進一步打開,後續的變化我們會繼續評估和觀察。


原文連結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