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解讀Spam:Sui 日交易數超過Solana 的「幕後推手」》
原文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重點報導Solana 生態的媒體Degen News 日前一條新聞引發了激烈的討論:「Sui 的單日交易數超過Solana 了。」質疑聲鋪天蓋地襲來:「數據肯定有問題,沒見幾個人在用!」,「它們又把指令數算成交易數了? (一條交易可能包括好幾條指令)
Solana 的聯創Toly 大方轉發了這條消息並送上祝賀,而Sui 的聯創兼CPO Adeniyi也下場澄清「這些全都是獨立的交易」,強調數據的真實性。
相關推文
p>
Sui 鏈的交易數為何激增? Adeniyi @ 了這一切的始作俑者-Spam 的開發者 Juzy。 Spam 又是個什麼項目,該如何參與?
簡而言之,Spam 是個類似於Solana 上Ore的,在PoS 鏈上PoW 的專案。用戶不斷發送交易賺取代幣,發送出的交易筆數越多,獲得的代幣數就越多,Gas 費用是獲得代幣的唯一成本。
SPAM 代幣的總量是 1000 億枚,每天固定挖出 10 億,共可挖 100 天。代幣每日的通膨率逐步下降。
第一天代幣通膨100%,最後一天下降到1%
這樣的代幣顯然沒有任何的功能價值,但又由於具有這些特性收到追捧:人人都能平等參與、沒有白名單;代幣供應量可預測、簡單透明;團隊沒有預挖,公平分發;花費只有Gas。
於是我們發現這一切其實並不新鮮。公平分發是一個已經炒作了大半年的概念,而 Spam 的玩法概念和 Ore 似乎也都大同小異。
不過還是有一點不同。在 PoS 鏈上進行 PoW,有時會扮演底層鏈「性能測試」的角色。 Solana 在 Ore 的測試中暴露出了問題,交易成功率降到低點,維持了幾天全鏈幾乎不可用的狀態。而 Sui 似乎頂住了壓力測試,儘管交易的數量激增,交易成功率、確認速度和費用都仍然維持在良好狀態。於是在單日交易數超過 Solana 的消息出現後,後續的動作似乎已成為了 Sui 和專案方的「聯合行銷」。而 Sui 官方也確實對 Spam 大力扶持,官號、聯創紛紛下場轉發,甚至 Turbos 上的 SPAM-SUI LP 已經開始收到官方補貼的 SUI 代幣激勵。
Spam 創辦人宣布SPAM-SUI 收到代幣獎勵
想要消耗SUI Gas 鑄造SPAM,需要前往它的網頁鑄造器,在這裡會產生一個瀏覽器內的錢包用於Spam。
網頁鑄造器會自動做好所有事情:自動發送交易、鑄幣和領取 SPAM。只要將用於交易費用的任何金額的 SUI 轉帳到錢包中,點擊開始,便大功告成。整體操作其實比之前的 Ore 簡單。
Spam 網頁鑄造器
同時也能夠使用現有錢包進行Spam,但是需要將私鑰載入到網頁鑄造器程式中使用。如果有其他資產(如 NFT 等),則不建議這樣做,因為將私鑰將保存在瀏覽器儲存中會有點風險。
另外,記得在 Spam 前註冊! Spam 的計數器以這樣的原理工作:每天都會創建一個新的計數器,在第 1 天發送交易,必須在第 2 天註冊,從第 3 天開始,可以隨時鑄造 SPAM。
原文連結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