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加密里程碑,三大加密法案通過對加密產業有何影響?

BUBBLE等2位作者
作者
BUBBLE
2025-07-17 20:01
閱讀本文需 19 分鐘
Crypto 離全面正規化就差「臨門一腳」

多年來,加密產業一直在「無規則」的狀態下野蠻生長。而本周美國國會迎來一場關鍵的「加密立法週」,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和反 CBDC 法案共同創建了美國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全面的監管框架,在設定明確合規路徑的同時阻止了政府發行的數位貨幣。這三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如若通過或將將從根本上重塑價值 2.8 兆美元的加密貨幣市場。


眾議院圍繞三項重要加密法案的投票過程同樣充滿了戲劇性,先是首次投票時有幾位共和黨成員臨時反水,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幾位能夠導致投票未通過的 12 位“核心成員”叫去辦公室談話。而第二次投票議員們在近十小時的拉鋸戰中,最後通過了程序性投票(投票能否表決法案的流程),也是國會史上最長的投票。這項結果為《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 Act)、《數位資產市場清晰法案》(CLARITY Act)和《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進入實質審議鋪平了道路。



「反抗」川普的共和黨人,史上最花時間的立法投票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 GENIUS 法案,它將為穩定貨幣建立聯邦監管框架;CLARARITY法案則擬定義加密資產何時被視為商品或證券,明確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邊界;另有法案旨在禁止美國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以維護美國人的金融隱私。如果這些法案獲得通過,產業將從「試試看」式的灰色創新,跨入「有章可循」的全新時代。


國會流程與首次「失敗」


GENIUS 法案已於 2025 年 6 月 17 日在參議院以 68-30 的兩黨投票通過,成為迄今為止推進最遠的綜合性加密立法。但是,由自由核心小組主席安迪哈里斯(馬裡蘭州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共和黨人要求在推進法案之前加入更強的反 CBDC 條款。 2025 年 7 月 15 日,當時 12 名眾議院共和黨人違背了川普的明確指示,以 196-223 的票數否決了 GENIUS 法案的程序性規則。這一罕見的共和黨內部分歧集中在一個關鍵問題上,缺乏禁止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明確條款。


12 名共和黨反對者包括瑪喬麗·泰勒·格林(喬治亞州共和黨)等知名人物,她表示投反對票“因為法案不包含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禁令”,以及安娜·保利娜·盧娜(佛羅裡達州共和黨),她警告這可能成為創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後門”。他們的擔憂反映了對 CBDC 固有的政府監控能力的更深層意識形態反對。


如果沒有 CBDC 限制,Fed可能會創建一個在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數位監控國家。 CBDC 將使政府能夠即時監控所有金融交易,有效消除實體現金的隱私保護。經濟影響同樣重大,CBDC 可能引發大規模銀行擠兌,因為公民將存款轉移到聯準會的直接帳戶,可能會破壞 18 兆美元的銀行系統穩定。


目前,代表全球 GDP 98% 的 137 個國家正在探索 CBDC,中國的數位人民幣已經廣泛使用。共和黨反對派認為,如果沒有明確的禁令,美國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個「金錢監控工具」,從根本上改變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


被川普喊到橢圓形辦公室的「反對派」


7 月 15 日晚上川普的介入打破了僵局,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 12 名反對者中的 11 人後,川普透過精心設計的妥協方案獲得了第二天投票的承諾。該決議包括將《反 CBDC 監控國家法案》附加到《國防授權法案》,並在 CLARITY 立法中添加「明確、強有力的反中央銀行數位貨幣條款」。


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的貼文表示「經過簡短討論後,他們都同意在明天早上投票支持該規則。」這次個人介入展示了川普對共和黨會議的持續影響力,即使面對來自自己黨內最保守成員的意識形態反對。


隨後 7 月 16 日的投票成為眾議院歷史上最長的程序性投票,持續了 10 多個小時,席位分裂的 Republican 領導層在幕後極力調和不同派別的分歧。週三深夜,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促成最後談判,保守派議員中的反對聲音逐漸減弱,最終以 215 票對 211 票通過。


投票通過後,立法程序將進入最後表決階段,GENIUS 法案、CLARITY 法案和 Anti-CBDC 法案均提上日程。其中,GENIUS 法案預計將成為首個由美國總統簽署的加密領域重要法案,因為該法案已獲得參眾兩院兩黨支持,旨在為穩定幣制定聯邦級別規則。


新法案細節顯示,對於穩定幣的監管標準將更加嚴格:發行商需要以美元和短期國債等流動資產進行 1:1 儲備支持,並每月公開儲備構成。此舉意在讓銀行、商家和一般消費者對使用穩定幣的合法性更有信心。另外,CLARITY 法案試圖明確何時將加密代幣歸類為商品或證券,從而擴大 CFTC 對數位資產產業的監管範圍,並減輕 SEC 的執法壓力。這些舉措表明,美國正藉助立法為長期遊離於傳統金融框架之外的加密資產市場建立規則。


該決議規定了三項加密法案的辯論規則,為全面的加密監管掃清了道路,同時在更廣泛的立法議程上保持了共和黨的團結。


監管不是終結,而是產業「第二生命」的起點


過去十年,加密貨幣幾乎處於「法外試驗」階段。比特幣作為叛逆的數位貨幣實驗興起,以太坊帶來技術範式突破,DeFi、NFT、GameFi、Token 化實體資產等新概念紛紛冒出,但均在法律灰色地帶自由生長。然而,自 2022 年 FTX 爆雷後,加密領域的「自我敘事」遭到重創,市場和監管者紛紛呼籲規則制定。


美國國會這輪立法正是在回應三大問題:哪些穩定幣可以合法存在?哪些加密資產被視為商品,哪些又是證券?誰來監理這個新興金融生態?答案即將從聯邦法律層級提出。一旦這三點明確,產業便可從先前靠試誤前行的狀態,轉為遵循固定準則的發展路徑。


正如 Bitfinex 衍生品主管 Jag Kooner 所言,只要立法框架逐步成型,機構投資者就會重新進入市場。這三項法案創建了不同的監管路徑,將從根本上重塑加密市場,在不同部門和項目中出現明顯的贏家和輸家。


GENIUS 法案改變穩定幣格局


目前價值超過 1,900 億美元的穩定幣產業面臨最直接的轉型。 Circle 的 USDC 成為明顯的贏家,其 80% 的儲備為美國國債,並建立了銀行關係,已經滿足大部分合規要求。該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和與貝萊德的合作關係使其在新框架下完美定位於機構採用。


而 Tether 則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Tether 控制著 60% 以上的穩定幣市場,流通量達 1550 億美元,但其歷史上缺乏適當的審計和監管合規,在 GENIUS 法案的嚴格要求下造成了重大障礙。該公司必須在昂貴的美國合規(估計每年 2-500 萬美元)或潛在的市場退出之間做出選擇,轉而專注於其薩爾瓦多總部和不受監管的市場。


像 DAI 這樣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必須進行複雜的重組。由於 80% 的 DAI 由中心化穩定幣(主要是 USDC)支持,MakerDAO 面臨依賴問題,同時可能需要將美國國債儲備從 10% 增加到 50% 以上以滿足新要求。該協議的 DAO 治理結構可能需要修改以滿足集中決策要求。



新進市場者面臨 100-300 萬美元的初始設置成本和每年 200-1000 萬美元的持續合規費用,為新創公司創造了重大障礙,同時為傳統金融開闢了機會。主要銀行、Visa 和萬事達卡等支付處理商以及金融科技公司正在為穩定幣發行做準備,預計到 2030 年這將成為一個 2 兆美元的市場。


CLARITY 法案創造監管確定性但增加合規成本


CLARITY 法案在 SEC 和 CFTC 之間的管轄權劃分方法為數位資產創建了第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但對不同部門產生了重大的合規影響。


DeFi 協定面臨最大的不確定性,Uniswap 和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必須實施類似中心化平台的上市流程,前端介面可能需要經紀商註冊。 Compound 和類似的借貸協議正在採用基金會結構以獲得監管清晰度,同時展示足夠的去中心化以獲得較輕的監管。


較小的 DeFi 新創公司面臨每年 50 萬至 100 萬美元的潛在禁止性合規成本,為已建立的參與者創造了優勢。行業領導者警告說,這可能迫使“DeFi 開發者轉移到海外”,因為協議需要更集中的營運結構來滿足監管要求。代幣項目必須面對在從 SEC 管轄下的「投資合約資產」過渡到 CFTC 監督下的「數位商品」時進行重新分類過程。這會造成短期價格波動,但為合規項目帶來長期監管確定性。擁有牌照、透過審計、在 SEC 或 CFTC 註冊的交易平台將獲得資金和用戶的青睞,而那些屬性模糊、跨境遊走或依賴監管套利的項目將被邊緣化。


像 OpenSea 這樣的 NFT 市場透過可能豁免證券交易所分類獲得監管清晰度,儘管它們必須分離客戶和公司資金。該法案在「數位商品」、「投資合約資產」和「非商品收藏品」之間創建了市場細分,每種都有不同的監管處理。


不到 30 個 DeFi 協議月收入超過 10 萬美元,源:Defillama


B.S.註冊合規成本。 Coinbase 和其他受監管平台相對於不受監管的競爭對手獲得競爭優勢,同時進入以前因監管不確定性而無法進入的機構市場。


反 CBDC 法案保護私部門主導


反 CBDC 法案為私人數位支付系統創造了最重要的長期市場保護。透過禁止聯準會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該立法消除了零售數位支付中的政府競爭,使整個私人加密生態系統受益。


穩定幣發行商獲得了免受政府競爭的永久市場保護,確保私人穩定幣仍然是主導的數位支付機制。這項禁令推動了私人數位支付解決方案的創新激勵,同時保護 Visa 和萬事達卡等傳統支付處理商免受 CBDC 競爭。社區銀行成為重要贏家,在不面臨政府對零售存款競爭的情況下維持其存款基礎和貸款能力。該禁令防止聯準會成為零售銀行競爭對手,保留了傳統銀行在信貸創造中的作用。


這是傳統金融機構迎來的新機會和以及更嚴格的要求,銀行必須投資 500 萬至 2000 萬美元用於穩定幣發行和合規,而支付處理商需要 200 萬至 1000 萬美元用於增強的反洗錢/了解客戶要求。監管框架使退休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首次能夠進入加密市場,加密交易所根據監管合規情況分為贏家和輸家,合規的美國交易所獲得市場份額,而外國平檯面臨更高的營運成本,該立法為接觸機構投資者的受監管平台創造了競爭優勢。


SEC「任意執法」的時代恐將結束,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可望成為數位資產監管的核心機構之一。美國本土研發的區塊鏈項目、合規託管服務和法律認可的穩定幣將獲得重新估值。換言之,曾經「散亂無序、無國界」的加密產業,即將邁入一個規則明確、合規營運、進入門檻更高的新階段。


加密產業與華爾街是怎麼看的?


行業人士對本輪立法普遍持樂觀態度。 Offchain Labs(Arbitrum 的開發者)CEO Steven Goldfeder 指出,加密領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監管風險,「立法框架最終向市場表明這項技術將繼續存在,它需要真正的治理結構,參與可以在信任的體系內進行」。同樣,Bitfinex 的 J ag Kooner 認為,即便最終立法難以通過,僅僅「立法介入」的跡像也足以提振市場信心。


與此同時,傳統金融巨頭也在積極佈局,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CEO 布萊恩·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透露,該行正在籌劃發行穩定幣,儘管尚未確定發佈時間表。他認為,在監管逐漸明朗的大環境下,銀行業將像採用 Zelle 和 Venmo 等數位支付平台一樣,順理成章地推出穩定幣服務。摩根大通(JPMorgan)CEO 傑米·戴蒙(Jamie Dimon)也承認「穩定幣是真實存在的」,並表示銀行將參與穩定幣領域的相關建設。這些跡象表明,無論是加密原生團隊,還是華爾街巨頭,都正把握「錨定時刻」帶來的機遇,為加密貨幣向主流金融進一步靠攏做好準備。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加密產業就注定要與監管力量進行博弈。而今美國國會這次行動可望首次給出一套「既不扼殺也不放任」的系統性答覆。這不僅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加密資產從自治理想到製度化邏輯的蛻變時刻,也意味著這片曾經的試驗場正在成長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一環。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