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解碼韓國三大交易平台的上幣黑箱:差異化路徑與市場邏輯

2025-09-01 21:30
閱讀本文需 60 分鐘
揭示三大交易所在上幣節奏、賽道偏好及代幣價格表現上的規律,為專案方選擇上市時間、交易所及行銷策略提供可量化的參考基礎。
原文來源:K1 Rresearch、Klein Labs


研究方法概覽


本報告在分析韓國交易平台上幣路徑與市場邏輯的過程中,結合了 2024 年 1 月在 2025 年 1 月使用數據模型的固定量價格、韓元計價交易量及政策窗口等因素對上幣數量的影響。透過統計分析與殖利率計算,我們得以揭示三大交易平台在上幣節奏、賽道偏好及代幣價格表現上的規律,為專案方選擇上市時間、交易平台及行銷策略提供可量化的參考依據。


Key Highlights


1. 韓國市場體量與活躍度全球領先:2025 年以來,以韓元計價的加密貨幣交易額穩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元市場,且在山寨幣交易長期領先,顯示出對流動性充裕的新性特徵。對於專案方而言,這是一個高潛力、願意嚐鮮的首發市場。


2. 政策與市場情緒雙重驅動上幣節奏:面板回歸結果表明,BTC 月均價格與交易平台上幣數量呈顯著正相關,表明市場熱度對上幣決策具有直接影響。同時,政策窗口期會放大此效應,顯示監管訊號與市場情緒的疊加作用。對專案方而言,進入韓國市場時,應綜合考慮市場熱度、投資人關注度及政策時機,合理安排上幣節奏,以在提升專案曝光的同時同步優化交易流動性,實現策略性上市佈局。


3. 代幣上市的「橋樑效應」與市場擴散機制:從整體格局來看,Bithumb 與 Coinone 均在上幣節奏中發揮「橋樑效應」,部分代幣先於兩所上市,再進入交易量更大的 UPbit。 Coinone 的上幣表現特別突出,實現了價格與交易量的二次放大。專案方可優先選擇 Coinone 作為切入點,再逐步擴展至更大交易平台,實現資源與熱度的連動釋放。三家交易平台均屬於 DAXA 聯盟,內部傳導效應進一步增強了上幣的市場擴散。


4. 上幣平台選擇應差異化版面:各交易平台的使用者畫像、上幣節奏與市場影響力有明顯差異,單純追求最大平台並非最優策略。對於專案方來說,應根據代幣特性、社群結構和推廣預算,將交易平台類型與上線順序,以提高投入產出比。


5. 韓國市場推廣需在地化與多通路結合:有效的韓國市場進入策略不僅依賴單純的交易平台上幣申請,還包括 Naver 關鍵字優化、本地加密論壇話題引導、線下活動行銷、KOL 連動等。專案方應將上幣節奏與在地化行銷同步規劃,形成從知名度到交易量的閉環轉換。


1. 導入


在全球加密貨幣版圖中,韓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 2025 年至今,以韓元計價的加密貨幣總交易額已達 6,630 億美元,使其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市場。更值得關注的是,韓國在非主流幣交易領域長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擁有全世界最高的非主流幣交易量。韓國人口中有高達 25.4% 的人口活躍參與加密貨幣交易,這種高度參與度在全球極為罕見。這種熱情也催生了獨特「泡菜溢價」現象。


同時,韓國政府正積極重塑加密貨幣監管框架,擺脫以往的限制性政策,轉向鼓勵創新與市場發展的新階段。近期推出的加密貨幣 ETF 路線圖與穩定幣發展計劃,不僅為市場注入新的製度性利好,也進一步鞏固了韓國作為亞洲乃至全球重要加密市場的戰略地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韓國加密貨幣市場的潛力,不僅能為專案方提供切實可行的「如何登陸韓國交易平台」的策略參考,也能為投資者揭示這一特殊市場的機會與風險。本研究將聚焦於韓國五大交易平台-UPbit、Bithumb、Coinone、Korbit 與 GOPAX 的上幣路徑與表現,結合 2024 至 2025 年的最新數據,進行更為微觀且深入的剖析,幫助讀者全面理解韓國交易平台的上幣生態與市場邏輯。


2. 上幣前的準備:行銷不是一切,但是不可或缺


上幣成功不僅依賴專案的硬實力與技術水平,行銷與宣傳同樣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是在韓國交易平台,上幣要求嚴格、數量有限,專案必須在技術、社群及市場認可度上同時具備實力。以下,我們從交易平台視角整理幾種關鍵的韓國本土行銷方式,重點分析它們在提升項目曝光、獲取用戶認同及資本關注方面的作用,為成功上幣提供可藉鑑的經驗:


2.1KOL 與社區影響力


2.1KOL 與社區影響力


2.1KOL 與社區影響力


2.1KOL 與社區影響力


目前,已有多個活躍度高、內容輸出專業的韓國加密社群長期深耕市場。


在 Telegram 上,覆蓋人數在兩萬至四萬之間,且以專業、優質內容著稱的 KOL 社群有:


● MBM Creator Academy(@MBMweb3)


● MBM Creator Academy(@MBMweb3)


Crypto Topther (@WeCryptoTogether)


● Cobacknam Announcements(@cobacknamannounce)


● Yobeul's World(@yobeully● Coinp>


● Yobeul's World(@yobeully● Coinp>


● YopChannel Coin Coin Coin4p -pChannel>


● Jammin123(@muijammin123)


● Fire Ant CRYPTO(@fireantcrypto)


● Fire Ant CRYPTO(@fireantcr●th,ion>



這些群組皆為早期建立的核心 OG 社區,既擁有歷史沉澱與影響力,也聚集了資深且善於營造氛圍的活躍玩家,在韓國擁有較高人氣。


以及一群成員數量穩定在一萬人左右,雖規模相對較小,但用戶畫像更精準、粘性更高的社群,包括:


● CRYPTO Sea(@crypt0_sea)


OB


● Coin Boy's Crypto Story(@coinboys)


● Naback's coin life (@ysytop2)

● Naback's coin life (@ysytop2)



Announcement(@leedojin2)


考慮到整個韓國只有 5000 萬人口,相比於英語社群、話語社群來說,幾萬的關注者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規模。與英語區不同,韓國人的使用習慣中,使用 X 的還是少數(但現在也存在有部分 KOL 與用戶往 X 遷移的趨勢),更多的人還是用 Kakao 和 Telegram。由於 Kakao 的言論管控相對較嚴格,所以使用 Telegram 的使用者相對較多。


這些 KOL 社群不僅涵蓋範圍廣,還在產業訊息傳遞與市場情緒引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專案在韓國的落地與聲量提升提供了堅實基礎。另外還有許多未上榜的 KOL,也同樣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2.2 媒體報導與文章推廣


在韓國市場的宣傳與上幣過程中,高影響力且契合本地投資者偏好的權威媒體報道同樣至關重要,既能快速建立項目公信力,又能有效擴大市場認知度與參與度。


CoinNess


CoinNess 是韓國領先的加密貨幣媒體平台,專注於即時翻譯和發布海外快訊。其 Live Feed 服務為投資者提供最快速的市場更新。作為韓國最大機構級加密投資資訊提供者,CoinNess 也與韓國國家通訊社 Yonhap Infomax 合作,獨家提供加密貨幣即時新聞源。 (@coinnessgl)


Blockmedia


作為韓國首個區塊鏈專門媒體,Blockmedia 長期聚焦傳統金融與加密市場趨勢、專案進展與監管動態。儘管即時性略遜於 CoinNess,卻憑藉高品質內容與深度分析贏得業內聲譽,涵蓋範圍包括法規、技術及生活方式等多維度主題。 (@with_blockmedia)


TokenPost

TokenPost 是韓國第一大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媒體,長期作為官方合作媒體頻繁參與政府區塊鏈論壇、亞洲加密峰會和技術研討會。其旗下設有資料平台與產業研究部門,為機構與企業提供客製化情報與深入分析服務,兼具權威性與專業性。 (@tokenpost)


Bloomingbit


Bloomingbit 是韓國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綜合財經媒體集團-韓經濟媒體集團旗下的權威加密資訊平台,全天候提供由產業專家的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新聞及市場報道。 Bloomingbit 兼具廣泛影響力與專業解讀能力,已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資訊來源之一。 (@bloomingbit_io)


2.3 專業諮詢機構與研究平台


由於一些投資者難以全面理解項目的結構和關鍵要點,加密項目的上幣營銷因此依賴於專業的諮詢機構和研究團隊,幫助解讀項目的核心價值和市場分析潛力,為投資者支持


Despread


作為領先的加密資料分析平台,其深入的市場研究和產業趨勢報告幫助專案方了解市場動態,精確評估競爭力,從而製定更具針對性的行銷策略。 (@DeSpreadTeam)


Xangle


憑藉其強大的區塊鏈資料分析能力和透明的專案審核機制,為投資者提供權威的風險評估和決策支援。作為加密產業的重要資訊平台。 (@Xangle_official)


Tiger Research


透過深度研究、GTM 諮詢與策略性投資,Tiger Research 不僅洞察產業趨勢,也協助專案優化成長路徑與市場策略,推動 Web3 生態的長期發展。 (@Tiger_Research_)


K1 Research


憑藉其先進的市場分析能力和策略性數據驅動決策,為加密項目和投資者提供深入的市場洞察和趨勢預測。透過數據分析幫助優化投資決策和風險評估,協助加密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 (@K1_Research)


2.4 其他方式


1. SEO 優化 :在上述方式基礎上,還可針對韓國市場開展更精細化的 SEO 佈局,尤其是在 Naver 平台,效果最佳,若策略得當,不僅能顯著提升專案曝光度,也能增加上幣成功率。


2. 深入論壇病毒式行銷:配合社群化與病毒式論壇行銷,可有效放大討論熱度與使用者關注度,實現跨圈層滲透。例如,在 Coinpan 等本地熱門平台發布契合韓國文化的 Meme 梗圖,往往能激發使用者自發性的二次創作與傳播,形成持續的熱度擴散。


3. 線下活動:線下活動是韓國專案行銷的重要部分。包括社群學習小組、研討會,以及舉辦說明會並現場分發代幣,透過這些活動可增強用戶信任與品牌粘性,同時促進社群成員互動和口碑傳播。


4. 賽事贊助:含加密貨幣賽事與非加密賽事。在加密貨幣賽事贊助中最普遍的例子是黑客馬拉松。在非加密貨幣賽事贊助中,體育賽事最為廣泛,例如足球、賽車、電競賽事,不僅讓更多潛在用戶知曉項目,也顯著提升品牌影響力。


5. Kaito 行銷:Kaito 行銷基於演算法和數據,提供排行榜與指標工具,讓專案方即時監控用戶參與和互動效果,實現透明、高效的定向推廣,同時成本結構對中小項目更友好,有助於提升社區活躍度和精準用戶觸達,但需注意噪音過大反而引發用戶反感的潛在風險。


6. 專業行銷方案:引進專業第三方行銷機構,進行全方面的託管行銷。包括品牌定位、社群營運、內容創作和廣告投放等,以提升曝光度和用戶參與度。


3. 韓國交易平台上幣基本狀況


3.1 市佔率









2021 年高達 86% 的「一枝獨秀」,逐步下滑,並在 2025 年 2 月穩定於約 70%。


● Bithumb :憑藉積極的營銷策略,尤其是自 2024 年起大幅增加營銷投入並推出零手續費促銷,實現市場份額顯著回升,交易量穩定佔約 26%。


● Coinone :自 2024 年 10 月首次推出「免手續費早鳥票」吸引新用戶,同時配合交易排行榜、活動問卷參與碼等社群營運策略,既加速了市場佔有率成長,也穩固了老用戶基礎,目前佔有率約 3%。


在所有的韓國本土交易平台中,韓國前三大交易平台 UPbit、Bithumb 和 Coinone 的市場佔有率總和高達 99%,而 Korbit 與 GOPAX 兩家交易平台合計約為 1%。


這些主要交易平台都參與 DAXA 聯盟,透過資訊共享與市場協作,增強了產業整體的穩定性與上幣傳導效率,同時使新幣上線節奏和市場反應具有一定的協調效應。 2023 年,韓國五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成立了 DAXA(Digital Asset Exchange Alliance),作為一個行業自律性聯盟,旨在提升加密資產市場的透明度、合規性和投資者保護水平。聯盟透過統一上市標準,確保專案方符合安全與合規要求,同時與監管機構協作,推動政策完善,進而提升整個產業的合規性與透明度。


自 2025 年 6 月虛擬資產委員會會議最終確認「零手續費政策」適用於韓國三大法幣兌加密貨幣交易平台——UPbit、Bithumb 和 Coinone 後,更是進一步鞏固並推動了這三家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3.2 支援交易對



3.3上幣數量



為上幣情況進行分析,我們選取了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7 月為統計區間。該時段不僅涵蓋了牛市與熊市的完整週期,也囊括了韓國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政治節點。此統計區間能夠較為全面反映韓國交易平台上幣的數量變化及市場環境,為研究項目上市規律與行銷策略提供可靠參考。


整體來看,在統計期間韓國市場的上幣數量呈現顯著成長趨勢,尤其在 2024 年第二季與 2025 年上半年表現尤為活躍。此期間,幾乎所有主流交易平台都加快了新幣上線節奏,市場活躍度攀升至相對高位。這現象與政策環境密切相關。


● 2024 年第二季:《虛擬資產使用者保護法》即將於 7 月 19 日生效。在新規正式落地前的前兩個月,UPbit、Bithumb 等頭部交易平台明顯加快了上幣與代幣審核進度,試圖在更嚴格的代幣上市與存量代幣審查機制實施前,抓住短暫的“窗口期”完成更多項目的上線。這一階段性集中上幣行為,直接推高了市場整體的上幣數量。


● 2025 年上半年:政治因素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韓國大選期間,李在明明確表態將全力扶持本土加密貨幣產業,推動加密貨幣合法化與監管鬆綁。這項政策預期與隨後的《數位資產基本法》出台,進一步強化了市場信心。對於以活躍度和投機性著稱、全球最大的山寨幣交易市場而言,該法案的落地被普遍視作重大利好,推動交易平台與專案方在短期內加速佈局。


具體來看,在整體市場上幣熱潮的背景下,不同交易平台的策略差異也反映了其在資源配置、風險承受度及競爭定位上的不同考量。


● Bithumb 的上幣數量位居首位,領先其他交易平台。 Bithumb 不僅在用戶基數和流動性方面具備優勢,而且在上幣節奏上保持了相對激進的態勢,以搶佔市場先機。


● 前三大交易平台之中的 UPbit 和 Coinone,上幣數量則基本持平。呈現出更穩健和審慎的上幣策略,著重於維持現有生態穩定和合規性要求。


● 相較之下,Gopax 和 Korbit 的上幣數量相對較少,顯示這兩個交易平台在新幣引進方面規模較小。這與其市場規模、資金實力及風控能力相對有限密切相關。


4. 上幣路徑分析


在對韓國幾大交易平台的上幣特點與整體情況有了初步認知之後,下一步將結合具體的上幣價格數據展開深入分析。透過比較不同交易平台在上幣種類與上幣表現方面的具體數據,可以更清楚地梳理出它們在項目選擇、定價策略及市場反饋上的共性與差異,從而為理解各交易平台的運營邏輯與競爭策略提供更加直觀且數據支撐的視角。


為更準確掌握韓國上幣的整體規律與趨勢特徵,本研究接下來將聚焦於市場佔比最高的三大交易平台進行分析。


4.1 上幣數與影響因素分析


4.1.1 三大交易平台月上幣數概覽




月起,三大交易平台的上幣數量均呈現上升態勢。上幣數量的增加反映了市場情緒的高漲。 2024 年 11 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川普勝出,為市場帶來新的信心。同時,比特幣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熱門板塊如 Layer 1 、memecoins、AI 和 DeSci 表現強勁,市場情緒良好。這段期間交易平台上幣動作明顯增多,反映在牛市期間上幣數量通常上升的規律。


具體分析:


● UPbit :整體峰值特徵較為明顯,上幣密集期與平緩期差異顯著,共出現三次峰值,分別在 2024 年 6 月、2024 年 11 月及 2025 年 5 月。後兩次集中上幣均與市場多頭相吻合:


2024 年 11 月比特幣上漲近 40%,帶動整體行情繁榮;


2025 年 5 月比特幣突破 10 萬美元關口,以太幣上5賽道,同時也疊加《數位資產基本法》正式推出前的監管窗口期。


而 2024 年 6 月雖然 BTC 與 ETH 走勢疲軟,但韓國整體加密市場市值仍處於高位,同時交易平台啟動了公共官員加密資產信息披露系統,透明度提升帶來利好,因此 Upbit 在當月也出現了上幣高峰。


● Bithumb :在 2025 年 1 月上幣數量達到高峰。自 2024 年 11 月起,其上幣數量曾迅速攀升至單月 24 個新幣,隨後穩定在每月約 10 個新幣左右,幾乎是 2024 年上半年平均水平的兩倍。自 2023 年策略調整以來,Bithumb 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在新任總統上任、韓國加密貨幣迎來利好之際,其採取更積極的進攻型上幣策略,加速搶佔市場份額。


2025 年初,Bithumb 為了抓住用戶成長趨勢並吸引更多參與者,加快了上幣節奏。這項措施與 2024 年 12 月韓國加密投資者中新進用戶比例已達 33% 密切相關,而這一增長主要受比特幣減半及川普勝選等市場情緒推動,顯示用戶基礎正在持續擴張。


● Coinone :上幣節奏相對均衡,2024 年和 2025 年均在第一季維持了穩定的高上幣量。在今年 5 月,Coinone 上幣數量迎來顯著高峰,突破了前幾個月的高峰。這項變更得益於先前推出的減免手續費政策和行銷投入,成功穩固了一批忠誠用戶;同時,疊加多項加密貨幣利好消息以及《數字資產基本法》的出台,為 Coinone 帶來了更強的政策支撐。基於這些因素,Coinone 選擇增加上幣種類,透過擴大支援的交易對數量來吸引更多用戶,從而進一步擴張市場份額。


與 UPbit 相似,Coinone 也在今年 5 月達到階段性高峰;但不同的是,7 月 UPbit 的上幣數量急劇下降,而 Coinone 卻在同月再次創下新高。這顯示兩者在應對市場環境時策略有所差異。整體來看,上幣節奏與 BTC 價格走勢和市場情緒密切相關,Coinone 更傾向於在行情上行階段保持積極上新,以此吸引用戶,延續成長動能。


從上幣數量的指數曲線來看,UPbit 與 Coinone 大致趨勢接近,但表現風格不同。 UPbit 的曲線波峰與波谷更為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週期性調節,幫助維持整體平衡;而 Coinone 的曲線則與 BTC 價格走勢保持較高的同步性,相對平穩且持續向上,顯示其上幣策略更直接跟隨市場行情,追求穩定擴張。


4.1.2 上幣數量影響因素量化分析


本部分採用面板資料固定效應迴歸模型,旨在系統評估 BTC 價格、韓元計價交易量及政策因素對韓國主要交易平台上幣數量的影響。


● 面板資料具有同時包含時間序列與剖面維度的優勢,可在控制個體差異的同時,捕捉變數在時間變化中的動態效應。相較於單一橫斷面或時間序列分析,面板方法能夠有效提升估計精度,並減少遺漏變數偏差。


● 固定效應模型的引入,主要是為了控制交易平台層面的不隨時間變化的特徵,避免這些長期結構性差異對係數估計造成乾擾。透過引入交易平台固定效應αᵢ,模型能夠聚焦於時間維度上的變化,從而更準確地識別 BTC 價格波動、交易量變化及政策窗口等因素對上幣決策的邊際影響。


● 在結果解釋上,本研究將 p 值作為統計顯著性的核心衡量指標。當某變數的 p 值大於 0.05 時,表示在 5% 的顯著水準下,我們無法拒絕其「係數等於零」的原假設,即模型並未提供足夠證據證明該變數在樣本期間對上幣數量存在穩定的統計關聯。然而,統計不顯著並不等於經濟無效。在加密市場的高波動環境中,短期樣本雜訊、變數測度誤差、個體異質性等都可能掩蓋其真實作用。因此,對於 p 值>0.05 的變量,我們在結論中將採取審慎解釋,從經濟意義和潛在機制角度進行補充討論,而非僅依賴統計顯著性進行結論判斷。


我們設定以下模型:



其中:


listings:交易平台 i 在月平均價格(美元)


krw_trade:韓元計價的當月總交易量(單位:Billion)


policy:政策虛擬變數(1=政策視窗期,0=否)




面板迴歸結果說明:


● BTC 價格有顯著正相關。 BTC 每上漲 1 美元,平均上幣數增加約 0.00012 個;若 BTC 月均價上漲 10,000 美元,平均上幣數將增加約 1.19 個,且 p 值極小,說明該關係在統計上穩健。


● 韓元計價交易量變動與上幣數未顯著相關,可能因短期交易波動及專案異質性影響較大,未直接驅動交易平台上幣策略。


● 政策窗口期對上幣數量影響不顯著,顯示不同交易平台對政策的反應有差異。


● 固定效應αᵢ 有助於控制交易平台長期策略差異,使模型能專注於時間維度因素的影響。



進一步分析交易平台差異性時,迴歸結果顯示:


● 相較之下,UPbit 與 Bitone 對 BTC 價格的邊際反應略低,但在平台上顯示出三一顯著的差異,BTC 上有顯著性。價格波動時整體呈現類似的正向反應模式。


● 具體來看,Coinone 對 BTC 價格變動特別敏感。例如,當 BTC 平均價格上漲 10,000 美元時,Coinone 的上幣數量預計增加約 1.45 個,表明價格上漲會刺激其上架新代幣,以抓住市場熱度和投資者關注。


● 整體而言,BTC 的價格訊號在短期內對韓國交易平台的上幣決策有重要影響,是專案方選擇上幣視窗的重要參考依據。


結合兩次分析,結論顯示:


● 在行情向好時,三大交易平台普遍採取同步擴張策略,但是 Coinone 對市場行情更敏感。


● BTC 價格是驅動上幣數量的主要因素,而非交易平台間策略分化。


● 韓國加密市場整體上受宏觀行情引導,交易平台自身差異僅對長期策略產生有限影響


4.2 上幣賽道分析


為了深入研究新賽道代幣上的賽道上分析


為了深入研究新版賽道上對其大賽道上進行了三大硬幣系統分析我們對其近期的大型賽道上進行了大型賽道代幣。此分析既為專案方提供可參考的上幣策略與參考,也幫助投資人辨識潛在投資標的,掌握韓國本土市場的熱點與趨勢。



共同點


● 在三大交易平台的上幣結構中,DeFi、Layer1 及 Infra 專案的數量均處於前列。這顯示各平台在上幣策略上仍高度聚焦於具備實際應用價值的賽道,尤其重視 DeFi 生態與 Web3 底層基礎建設。 DeFi 項目在總上幣數量中佔比約三分之一。


● 在 DeFi 賽道中,三家交易平台共同上線的大型海外優質項目共有 BABY、COW、DEEP、DRIFT、ENA、HAEDAL、JTO、JUP、KERNEL、PUFFER、W、ZRO 這 12 個標的,均為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代表性的交易。


● 相較之下,NFT 與 SocialFi 等新興賽道的上幣數量在三家平台中均明顯較少。從 2020 年的爆發式增長,到行情的過山車式波動,再到 NFT 的長時間寒冬,市場情緒與流動性持續承壓。近期 NFT 市場迎來強勢反彈,三大交易平台在補充頭部資產時有選擇地上線了 PENGU、ME、ANIME 三個頭部藍籌 NTF 項目。但整體而言,三大交易平台在 NFT 賽道上的態度仍相對審慎與觀望。


差別


Coinone 與 UPbit 在整體上幣數量和時間節奏上重合度較高,但在具體代幣選擇的風格上有明顯分化。以 DeFi 賽道為例:


● UPbit 在此階段單獨上架了 COMP、BNT 等擁有長期生態支持、經過市場驗證的老牌項目,表現出對穩定性與歷史表現的重視。


● Coinone 則獨立上架了 NAVX、YALA 等相對較新但潛力突出的創新型 DeFi 項目,展現出對新興優質項目的開放態度與前瞻佈局,在選擇標准上更具包容性,傾向於支持具備長期成長空間的早期創新項目。


4.3 代幣價格表現分析


本研究主要關註三大交易平台新上代幣後的價格表現。分別檢視在第 1 天、第 7 天及第 30 天時,相較於交易平台設定的新幣首發定價後的價格變化,以分析其趨勢、波動模式及市場反應。


● 首日價格反映市場對新資產的即時接受度,受搶籌與 FOMO 情緒影響,是市場初始定價的關鍵階段;


● 第 1 至 7天價格變動可捕捉短期市場情緒及對專案基本面的初步認可,衡量市場熱度的持續性,並有助於評估合理初始定價;


● 第 1 至 30 天價格走勢則反映代幣的長期支撐力,隨著短期炒作降溫和投機者退出,價格與交易量的變化成為市場認可度的重要參考。


在計算價格收益率時,為避免極端值對整體趨勢的影響,我們剔除了上下 25% 的異常值,並採用截尾平均的方法進行分析,從而更準確地反映代幣的典型價格波動。



● UPbit :首日平均收盤價最低,可能由於用戶基數大、投機者集中拋售所致,導致價格首日承壓。 UPbit 平均來看,價格在第七天快速回升,隨後上漲幅度逐漸減小,呈現短期調整後穩定的上升趨勢。


● Bithumb :價格表現平均波動幅度最大,漲跌勢都較為強烈,這可能與其上幣種類較多、市場活躍度高有關。儘管曲線顯示 Bithumb 存在上漲趨勢,但過大的斜率和幅度也可能增加投資者的風險。


● Coinone :價格變化幅度最小,顯示出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在整個觀察期內,其價格走勢平穩,第 30 天的漲幅甚至超過 UPbit,顯示即便短期波動有限,代幣仍具備持續上漲潛力。這種平穩的收益率意味著投資者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相對較低,更適合追求穩健收益和長期投資價值的投資策略。


4.4 殖利率分析:交易平台上幣的橋樑效應


4.4.1 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們針對二級指標-對代幣殖利率分析,以對韓國的交易價格進行調查對韓國表現。相較於絕對價格,收益率具有顯著優勢:


1. 忽略單位影響:相較於絕對價格,收益率是相對指標,不受代幣面值或交易單位差異影響,便於跨幣種和跨交易平台比較。


2. 減少規模偏差:不同代幣價格差異龐大,直接比較價格可能產生誤導,而收益率可以統一尺度,突顯變動幅度而非絕對數值。


3. 捕捉市場反應敏感度:收益率反映投資者對新上幣的即時情緒和行為反應,有助於衡量首發交易平台對價格波動的影響。


4.4.2 代幣篩選與樣本確定


數據顯示,Bithumb 與 Coinone 都呈現出一定的「橋樑效應」。其中,Bithumb 有 57 個代幣是先在其平台上市,隨後才登陸 UPbit;而 Coinone 的表現同樣顯著,高達 41 個代幣首先在 Coinone 上市,然後才陸續在 UPbit 與 Bithumb 上架,平均上幣間隔為 93.6 天。接下來,本部分將以 Coinone 為例,深入分析其在上幣節奏與市場連動中的特徵。



在部分代表性項目上,例如 EIGEN、ENS、ETHFI 等,Coinone 的佈局時間甚至提前超過一年。整體而言,這些代幣的平均殖利率表現均優於市場整體水平,進一步驗證了 Coinone 在生態中扮演的「橋樑角色」——即提前引入潛力資產,並將其輸送至交易量更大、覆蓋範圍更廣的平台。


這種橋樑效應不僅體現在時間差,也體現在收益表現:提前在 Coinone 上市的代幣為早期參與者提供了顯著的超額收益機會,而在後續進入其他主流交易平台時,則形成了跨平台的價格與流動性傳遞機制。 Coinone 因此在韓國交易平台生態中扮演了專案孵化器和資產流通樞紐的雙重地位。


4.4.3 收益率時間窗口分析




從價格表現的時間分佈從整體表現的時間分佈分析。在 第 1 天、第 7 天、第 30 天 三個觀察窗口中,Coinone 在兩個時間節點的收益率均高於代幣總體平均水平,而其餘一個時間節點略低於平均值。相較之下,UPbit 與 Bithumb 僅在一個時間節點表現優於平均值,其餘時間段均落後於市場整體水準。


從整體表現來看,在代幣中短期階段,先在 Coinone 和 Bithumb 上市的項目往往表現最佳;而在長期發展中,UPbit 則展現出更為穩健和優異的平均水平。


● UPbit:在新幣初期採取相對保守策略,往往在專案已驗證市場熱度後才上線。上市第一天價格表現最弱,但憑藉後期的流動性與龐大的用戶基數優勢,在第 30 天收益表現反超領先,成為表現最佳,顯示其代幣在後期更容易獲得資金關注與二次拉升。


● Bithumb:策略更依賴市場熱度,上市第一天的價格表現最好,短期效應明顯,但後續總體收益率明顯回落,持續性不足,表明在缺乏後續維護與市場運營支撐下,短期爆發難以轉化為中長期優勢。


● Coinone:憑藉先發優勢帶來的溢價效應,提前佈局熱門資產,使得早期參與用戶能在代幣跨平台上市時獲得套利機會,同時提升了對早期投資者的吸引力。 Coinone 傾向於承擔早期上幣風險,換取潛在的高收益代幣篩選權,並在多數時間維度上持續跑贏代幣總體平均值。


在明確各交易平台代幣表現差異的基礎上,投資者可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與操作週期,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策略:


● 短期投機型資金:可重點關注 Bithumb 新幣在上市第一天的表現,利用短期機會。


● 中長期趨勢型投資者:更適合追蹤 UPbit 新幣在上市後 30 天的表現,捕捉其後期資金關注與二次拉升潛力。


● 早期佈局紅利捕捉者:應密切注意 Coinone 的提前上幣動態,利用其先發優勢與橋樑效應在跨平台上市過程中獲取溢價收益。


4.4.4 殖利率全域表現



統計結果顯示,已在 Coinone 上線的代幣,其平均價格表現優於所有新上幣的整體價格遠勝、整體趨勢。這個現象說明,這些先行在 Coinone 上市的代幣不僅自身項目品質與市場競爭力較強,同時也反映出 Coinone 在上幣選擇上的前瞻性與精準性。能夠在早期階段識別並引入優質資產,正是其在韓國交易平台生態中發揮橋樑作用的重要體現。


分析結果也為一種潛在的上幣策略提供了參考:透過在早期選擇具備相對篩選優勢的平台進行首發,不僅有機會獲得初期市場關注和價格表現,同時也便於在後續更大體量的交易平台擴展流動性與用戶覆蓋,從而形成從初期曝光到中長期價值沉澱的完整市場發展路徑。


5. 上幣行銷優秀案例


韓國交易平台整體上幣門檻較高:不僅對專案技術實力、合規性與團隊背景有嚴格要求,還對市場數量較高、社群基礎和早期用戶可預期有幣,導致實際可上幣這意味著,專案方在爭取韓國交易平台上市時,必須在專案硬實力與市場推廣策略上雙管齊下。


以下選取了五個項目,這些項目在早期行銷上表現亮眼,代幣上線後的價格走勢同樣比較突出。我們對其行銷特點進行了梳理與分析,為其他項目方提供參考。透過參考這類成功案例,專案方可以在宣傳、社群建立、媒體合作以及早期用戶激勵等方面有針對性佈局,從而提升被審核通過和順利上市的可能性。


5.1 UXLink


● 媒體合作與專題報導


UXLink 與多家區塊鏈媒體和產業研究機構建立合作,發布專題報導及技術分析,提昇在市場的認知度。 CoinDesk Korea 對 UXLink 的跨鏈技術進行了深度解讀,增強技術可信度;CryptoSlate 發布採訪文章,介紹 UXLink 的生態佈局與代幣經濟模型;TokenPost 與 BlockBeats 在韓國及亞洲社區轉發報道,擴大市場曝光和社區關注。


● 生態拓展與合作佈局


UXLink 基於 Telegram 建構社區,合作夥伴涵蓋 TON 生態、UOB、Arbitrum、Animoca Brands 等。透過跨鏈互通、AMA 和技術研討會,三個月內活躍用戶成長 150%,日交易量提升 200%,顯著增強流動性與市場影響力,同時推動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發展。此外,UXLink 擔任 Consensus 香港大會贊助商,並攜手 BNB Chain 與 Meet48 在香港舉辦「AI Agent Rising」主題活動,進一步提升產業影響力與社群認知度。


● 激勵機制與使用者參與


參與 AIRDROP2049,透過社群關係上鏈發放 SBT 積分,激勵使用者互動與社群參與,同時提升鏈上聲譽與活躍度。


5.2 Mantle Network


● 媒體合作與專題報導


Mantle Network 系統性佈局媒體傳播,與多家知名媒體和研究機構合作,發布專題和技術產業內的顯著影響,顯著影響項目。 Klein Labs 提供全面生態解讀,為投資人提供參考;Binance Square 發布了關於 Mantle Network 的採訪,介紹其模組化架構及 Eigen-DA 數據可用性支持,增強技術公信力;Messari 對項目進行了深入分析,發布研究報告,提升資本關注度;TokenPost 與 CoinNess 對項目進行了深入分析,發布研究報告,提升資本關注度;TokenPost 與 CoinNess 的想法社群運作與社群媒體推廣


Mantle Network 積極經營社群媒體與社群平台,建構高度活躍的使用者群體。 X 粉絲超過 80 萬,定期更新專案動態並與社群互動;官方 Telegram 與 Discord 社群成員超過 20 萬,定期舉辦 AMA 和社群討論活動,增強用戶參與感和歸屬感。這類精細化社群營運不僅推動了資訊傳播,也為用戶活躍度和忠誠度提供了有力支撐。


● 激勵機制與使用者參與


Mantle Network 透過激勵機制提升使用者活躍度與參與感。 2025 年 8 月推出的 Mantle Journey 用戶參與計劃,透過 Soulbound Token 鑄造,將 2000 萬 MNT 獎勵池分配給參與用戶和應用程序,激勵社區建設和生態活躍。這類激勵措施不僅提升了使用者忠誠度,也驗證了計畫生態的經濟吸引力,有效形成自我強化的社群閉環。


5.3 Flock.io


● 媒體合作與專題報導


Flock.io 系統性版面媒體傳播,與 Messari、Cointelegraph Korea 等知名媒體推廣產業市場推廣,提升對專案生態進行了全面解讀,提供投資參考;TokenPost 對其在韓國市場的進展進行了報道,增強本地市場認知度。


● 生態拓展與合作佈局


Flock.io 先後與阿里雲 Qwen 與 Base 合作,將中心化 AI 模型引入去中心化平台,實現鏈上交易與錢包管理去中心化操作。透過 Web3 Agent 模型,本地運行 AI 助理保障用戶隱私,同時聯合社群 AMA 與技術研討會,顯著提升用戶活躍度與市場影響力,強化去中心化生態建設。


● 激勵機制與使用者參與


FLock.io 協助發起 Qwen × FLock × Base AI 黑客松。活動吸引韓國 SKY 大學及 KAIST 開發者俱樂部參與,利用聯邦學習技術推動去中心化 AI 模型創新及實際應用落地,強化 FLock.io 在去中心化 AI 生態中的技術領先與行業影響力。


5.4 BigTime


● 媒體合作與專題報導


BigTime 系統性佈局媒體傳播,與 CoinDesk Korea、CryptoSlate、TokenPost 等知名企業與媒體合作,提升對其遊戲經濟模型及代幣激勵機制進行了深入解讀,為投資者提供參考;BlockBeats 對 BigTime 在亞洲市場的社區活動進行了報道,增強本地市場認知度。


● 社群論壇病毒式行銷


BigTime 透過社群論壇、推特和 Discord 等社群管道,實作病毒式行銷策略,活化玩家互動與訊息傳播。透過遊戲組隊機制和邀請碼制度,促使玩家主動邀請新用戶,快速擴大社群規模,同時提升用戶黏著度和品牌影響力。


● 激勵機制與使用者參與


BigTime 的玩家參與需透過邀請碼,短期內形成「一碼難求」的熱潮,社群活躍度顯著提升。體現市場需求。專案還提供免費遊戲 OTC、語音頻道支援、每日 NFT 爆率分享、進階副本共享等多重激勵措施,有效增強用戶參與感與社群活躍度。


5.5 Sign


● 媒體合作與專題報導


Sign 系統性佈局媒體傳播,與 Tiger Research、CoinDesk Korea、CryptoSlate 等知名媒體和研究機構合作,發布專題報道及技術分析,提升行業認知度和資本關注度;TokenPost 與 BlockBeats 轉發報道,擴大項目在韓國及亞洲社區的曝光和影響力。


● 社群論壇與病毒式行銷


Sign 利用文化符號建構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成功培育了超過 5 萬名成員的自我維持社群。社群忠誠度高,部分核心成員甚至將 Sign 標誌紋在身上,反映出項目深厚的文化影響力和社交傳播效應。


● 激勵機制與用戶參與


Sign 透過鏈上任務、空投獎勵及基於靈魂綁定代幣(SBT)的公平激勵體系,鼓勵用戶互動和分享內容;高比例的社區激勵結合多元化產品矩陣,有效地與自我傳播行動」中強化「傳播基礎」社區,促進橙色的社區激勵設施與新分散性」。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透過系統化、多維度的行銷策略,專案不僅獲得資本關注與用戶認同,更成功登陸上幣嚴格、數量有限的韓國交易平台市場。這顯示專案實力與市場認可度均已達到高標準,為其他專案方提供了可參考的成功經驗與參考示範。


6. 結論


在全球加密貨幣版圖中,韓國市場的獨特性與活躍度,為專案方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樣本。數據表明,政策與市場情緒的共振,顯著影響了上幣節奏;BTC 價格的波動不僅左右投資者信心,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交易平台的上幣策略。這種市場-政策的雙驅動機制,提醒專案方在製定全球發行計畫時,必須將宏觀趨勢與監管動態納入決策框架。


更值得關注的是,Coinone 突顯的「上幣橋樑效應」——其早期上幣往往成為其他主流交易平台關注和跟進的信號,不僅帶來二次流動性,還放大了項目的市場聲量。這意味著,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精準選擇切入平台,或許比盲目追求大平台更能撬動市場槓桿。


然而,韓國市場的經驗並非簡單複製即可奏效。不同交易平台的使用者畫像、社群文化、上幣審核機制,以及在地化推廣資源,都決定了專案在該市場的成敗。對於尋求國際化佈局的專案方而言,真正的競爭力在於-能否將資料分析、市場判斷與在地化執行深度融合,在最適當的時間,用最契合的策略,出現在最恰當的平台。


加密市場瞬息萬變,但規律從未消失。韓國的案例告訴我們,專案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技術與理念,更取決於對市場微觀結構和情緒波動的精準把握。未來,面對這樣的舞台,專案方能否做到既把握短期紅利,又為長期價值埋下伏筆?答案,取決於他們在第一步踏出前的每一個策略選擇。


7.參考資料


1. Kaiko:Korean Crypto Market Report

2. Simplicity:Token Launch Dynamics: The Science Behind Price Performance

3. 나무위키:대한민국의암호화폐규제논란

4. [영상] 민주당, 디지털자산청 신설 검토..암호화폐도 주식처늼 호화폐도 주식쮬> DeSpread Research :2024 대한민국 가상자산 개인 투자자 트렌드 리포트

6. 업비트•빗썸, 2025년 상장 전략 엇갈렸다...보수 vS 공격


>Block수 vS 공격



>>Blockquote> 投稿,不代表觀點。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