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加密網路銀行面臨的獲利陷阱

2025-11-07 15:39
閱讀本文需 11 分鐘
網路銀行1.0的失敗啟示
原文標題:Replaying the Neobank Mistake in Crypto Or Rebuilding It Right?
原文作者:@0xcoconutt
原文編譯:SpecialistXBT, BlockBeats


你知道嗎?只有不到 5% 的網路銀行(Neobank)實現了盈利。


網路銀行的宣傳點很誘人:全數位化銀行服務、更低的費用和更佳的使用者體驗。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數位銀行的經濟模式存在根本缺陷。


本文將深入探討為何眾多傳統網路銀行難以獲利,以及為何加密網路銀行也正步其後塵。


圖片來源:@ashwathbk 。


這種模式在規模效應下才有效,而且前提是利潤率得以維持且消費總額夠高。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經濟模式往往利潤微薄且極度脆弱。


以美國網路銀行 Chime 為例,它沒有自己的銀行牌照,只能依賴合作銀行來持有存款和發行卡片——這與加密網路銀行的運作方式非常相似。其商業模式高度聚焦於銀行卡交易。 2024 年,其總收入中約有 80% 來自交換費。


然而,許多地區的監管機構已經對交換費率設定了上限:


歐盟: 每筆交易 0.2%

美國(德賓修正案): 每次刷卡約 0.21 美元 + 0.05%

Chime 利用小型合作銀行,每次刷卡最多可收取約 0.44 美元


但這種“監管套利”正面臨商業費本


此外,交換費收入對消費者的支出週期高度敏感。在經濟低迷時期,如果人們減少刷卡消費,網路銀行的收入就會隨之下降。


資本閒置:沒有借貸,就沒有利息收入


銀行業務的核心收入來自借貸利息,而非支付。


傳統銀行將存款轉化為貸款,透過抵押貸款、信用額度和商業融資來賺取利息。


而網路銀行,即便是那些擁有銀行執照的,也大多未能建立起這項核心功能。



傳統銀行 60-65% 的收入來自淨利息收入,其存貸比達到 55-65%,全球平均甚至更高。然而,大多數網路銀行在這一主要收入來源上都遠遠落後,唯一的例外是 Starling Bank,因為它收購了一個抵押貸款組合。


在自我託管模式下運作的加密網路銀行,沒有能力透過存款獲得利息收入。它們不能動用用戶的資金來產生收益。充其量,它們只是將存款「導流」至 Aave 或 Lido 等 DeFi 協議,從中抽取一小部分收益作為佣金。然而,這種整合既不提供風險承銷,也沒有真正的資金控制權,也帶來了其特有的風險,例如協議被駭、穩定幣脫錨等。


無論是在傳統金融科技或採用加密貨幣的模式中,同樣的悖論都在重演:存款堆積如山,卻無法將其貨幣化。


本質上,許多網路銀行(包括加密網路銀行)只是昂貴的「存款倉庫」。


高昂的獲客成本與維護成本


傳統銀行在歷史上透過支行網點實現有機成長,而網路銀行則必須在擁擠的數位市場中,透過行銷和推薦來爭奪每一位客戶。這導致了極高的客戶獲取成本,嚴重擠壓了它們的利潤空間。


由於更高的入門門檻和所需的用戶教育成本,加密網路銀行的獲客成本只會更高。更不用說,它們中的大多數還使用高年化和代幣激勵來吸引用戶存款。這構成了公司需要償還的「遞延負債」,並顯著增加了獲客成本。


加密網路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甚至比傳統網路銀行還要糟糕:


基於穩定幣的支付壓縮了外匯兌換和交換費的利潤空間,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陷入了「逐底競爭」。


監理義務(即使採用自寄模式)也要求KYC、出入金管制和銀行卡合規。如果發現詐欺性的刷卡消費,退單和罰款將由加密網路銀行承擔。它們甚至可能面臨被中心化發卡機構暫停服務的風險。


大多數使用者是低餘額的散戶(存款 < 1,000 美元),而客戶支援、反詐欺和基礎設施的成本卻是固定的。


重建商業模式:透過嵌入式 DeFi 取勝


鑑於其自我託管的性質,加密網路銀行的業務基礎完全不同,因此無法透過效仿 Chime 或 Monzo 來取勝。我並不認為加密網路銀行相比傳統網路銀行有什麼優勢,但我認為加密技術可以透過「嵌入式 DeFi」幫助網路銀行提高獲利能力。


以交易為主要收入來源


交易收入已成為傳統網路銀行和加密錢包推動高利潤收入的成熟途徑。


Revolut 財富部門(含加密業務,2024 年):營收 5.06 億英鎊(佔總營收 16.3%),年成長 298%,這主要由客戶的加密貨幣投機行為而非傳統銀行業務推動。


Phantom 錢包(2025 年預計):透過錢包內代幣交易獲利 7,900 萬美元。


嵌入交易功能已成為業界標配。應用程式需要提供廣泛的資產類別、交易對、MEV(最大可提取價值)保護、快速執行等功能,才能脫穎而出,並確保用戶獲得最佳交易體驗。


結構化收益與鏈上理財產品


網路銀行不必直接放貸,而是可以將複雜的 DeFi 產品包裝成易於散戶理解和投資的理財產品。


自行發行穩定幣,透過促使用戶兌換該穩定幣來賺取背後的美國國債(T-bill)收益

精心策劃的收益金庫和麵向散戶的儲蓄協議

鏈上 ETF /真實世界資產(RWA)

保險


我還沒看到多少西方的網路銀行能夠複製「支付寶財富」產品套件的成功。


支付寶理財產品介面截圖


在提供廣泛的財富管理產品方面,加密互聯網銀行具有優勢,它們可以簡化 DeFi,並使高收益受眾更容易觸及金融產品。


嵌入式 DeFi 有助於極大豐富網路銀行的理財產品線。


搭建 DeFi「軌道」,而非再造銀行


網路銀行向來利潤微薄。而加密網路銀行,儘管擁有 DeFi 原生工具,卻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穩定幣支付帶來的更低費率、更高的合規成本、更困難的用戶引導(onboarding),以及一旦傳統網路銀行也「擁抱加密」後所面臨的激烈競爭。


隨著 Revolut 和 Nubank 開始在其現有基礎設施之上提供穩定幣、加密貨幣交易和鏈上收益,「加密優先」的網路銀行將很難在用戶心智佔有率上與之抗衡。


真正的取勝之匙不在於再造一家互聯網銀行,而在於提供「軌道」:即開發那些可以插入現有銀行分銷管道的收益路由器、穩定幣外匯層、DeFi 封裝器或策展協議。我們很難與那些已經累積了龐大用戶基礎的網路銀行競爭,但我們應該努力利用加密技術來補充和增強它們的獲利能力。


原文連結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