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2 日,链上侦探 ZachXBT 针对「某 THORChain 用户被盗 120 万美元」一事发布评论称,该地址或属于 THORChain 创始人 John-Paul Thorbjornsen(JP,@jpthor)他前几天因一场虚假会议骗局导致私人钱包被盗。「JP 正是通过洗白朝鲜黑客攻击/漏洞利用资金而获利颇丰的其中一员。因此,他被朝鲜相关手段反噬而遭遇损失,倒颇有几分因果轮回的意味。」
BlockBeats 注:JP 与朝鲜黑客(主要是 Lazarus Group)的「关系」并非直接合作或个人联系,而是源于 THORChain 协议在 2025 年 Bybit 交易平台黑客事件中的立场。朝鲜黑客在 2025 年 2 月从 Bybit 窃取了价值约 14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加密盗窃案之一。这些黑客随后使用 THORChain 作为主要工具来清洗赃款,桥接了 85% 的被盗资金(约 12 亿美元),将其转换为其他资产以逃避追踪。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这起事件揭示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它再次凸显了私钥管理和个人安全实践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极端重要性。即使作为核心协议创始人,John-Paul 的个人钱包依然因社会工程学攻击而失守,这说明攻击向量往往出现在技术栈中最薄弱的环节——人为操作层面。
其次,事件中提到的THORChain协议与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的关联值得深究。虽然并非直接合作,但协议的中立性和无需许可的特性使其成为洗钱的高效工具。这引发了一个长期存在的伦理争议:区块链协议是否应该为资金流向承担道德责任?从技术自由主义的角度看,协议本身是无罪的,它只是工具;但从监管和现实影响看,当协议处理了高达12亿美元的赃款时,其创始人很难完全脱离干系。这种矛盾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将持续存在。
ZachXBT的角色也值得注意。他作为链上侦探,通过公开的区块链数据追踪和揭露不法行为,实际上承担了部分本应由执法部门完成的职责。这反映了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一种新兴的自治安全力量,但也暴露出传统监管与新兴技术之间的滞后性。
最后,这次事件和相关的Bybit被盗案表明,黑客攻击的规模和技术复杂度都在提升。多签漏洞、跨链洗钱、利用DeFi协议混淆资金流向——这些手法要求项目方和交易所在安全措施上必须保持最高级别的警惕和持续创新。安全不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一场持续的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