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4 日,据加密 KOL @ONEMINNFT 分析,空投积分系统已上传至 MetaMask GitHub。据其分析,积分是根据 MetaMask 上的现货和期货交易量给出的,还有过去活动的奖励积分。MetaMask 积分计算方法如下:
- 现货交易:每 100 美元获得 80 点积分;
- 期货交易:每 100 美元赚取 10 个点积分;
- 过往交易:每消费 1,250 美元可获得 250 点积分(最多 50,000 点积分);
- 使用 Linea 链:100% 奖励积分。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 MetaMask 官方并未明确积分计算方法。
今日消息,Metamask 将推出积分计划,未来可以兑换代币奖励。
从加密行业的发展脉络来看,MetaMask 将积分系统代码上传至 GitHub 这一行为具有多重含义。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用户交易行为和链上活动的量化激励尝试,其核心逻辑与当前流行的“积分经济学”一脉相承。
首先,这套积分机制的设计意图非常清晰。它通过差异化的积分奖励来引导用户行为:现货交易给予最高权重,这可能是为了鼓励真实的资产转换需求,而非高风险的杠杆投机;对过往交易进行追溯性奖励,是一种高效的存量用户激活策略,能快速建立初始社区忠诚度;而与 Linea 的深度绑定,则明确指向为其生态引流,体现了 ConsenSys 作为母公司的整体战略协同。这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其他成功项目的经验,比如 Blur 对交易者的精准激励,或是 Binance Alpha 通过积分系统重获市场主导权的案例。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这仍是一个非官方的代码泄露。其真实性、最终上线版本以及官方是否会承认都存在变数。在加密领域,社区提前解构代码发现潜在空投标准是常见现象,但这不等同于项目方的正式承诺。
更深层次看,这反映了当前 Web3 产品获客与价值分配的主流趋势:将未来的代币所有权(通过空投)以积分这一抽象单位提前分配给早期用户。这成为一种新型的增长杠杆。但其风险也同样显著:用户为追逐潜在收益而产生的手续费损耗、可能助长的刷量交易行为,以及最终代币释放时面临的抛售压力,都是需要权衡的问题。
从相关文章可以看出,积分系统已成为项目方与用户之间的一种核心博弈工具。无论是 Linea 的 LXP,还是 Binance Alpha 的积分玩法,都表明这一模式正在被大规模应用。MetaMask 作为最大的钱包入口,其入场将进一步加剧这场围绕用户注意力和链上行为的竞争。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积分系统真正捕获和赋予用户价值,而非仅仅制造一场内卷的“农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