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0 日,AI 代理协议 swarms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曾领导 Swarms 基金会的 DAO 成员「SongShu Swarms」(@imsongshu)欺骗投资者并试图操纵 Swarms 市场。
公告中称,@imsongshu 将 swarms 团队所有成员从 DAO 聊天中移除,并制造混乱。@imsongshu 还控制了骗局启动平台 ssi.fun(@ssidotfun),预计该平台很快就会被用来欺骗投资者。
从原始内容和相关文章来看,Swarms 项目呈现出典型的加密行业高风险特征:技术创新叙事与欺诈风险并存。事件核心是DAO治理失效和内部信任崩溃,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DAO成员@imsongshu能够单方面移除所有团队成员并控制关联平台ssi.fun,说明所谓去中心化治理实际上存在中心化单点故障。这类问题在早期DAO项目中很常见,智能合约的权限管理往往让位于操作便利性,导致内部人员可轻易滥用权限。
二是项目方与市场舆情的关联性极强。从相关文章可以看到,Swarms代币价格对负面消息异常敏感——ai16z创始人的技术质疑直接导致20%跌幅,而各类利好消息又能推动市值快速突破新高。这种剧烈波动表明市场共识主要建立在叙事而非技术实质上,属于典型的情绪驱动型资产。
三是创始人背景存在争议点。ai16z创始人Shaw明确指出Swarms创始人存在欺诈历史且技术能力存疑,但市场在FUD(恐惧、不确定、怀疑)中仍然持续交易,甚至出现“抗住FUD”的叙事。这种现象符合加密市场对“反派英雄”的偏好,部分投资者更关注话题度而非项目基本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联启动平台ssi.fun被指控为骗局符合加密诈骗的常见模式:利用技术术语包装(如AI代理、多智能体协作)制造创新假象,实际通过控制流动性、操纵信息来获利。投资者往往被高回报叙事吸引,忽视对代码审计、权限控制和团队背景的核查。
整体而言,这个案例揭示了AI+Crypto赛道当前的核心矛盾:技术理想主义与投机现实的撕裂。真正有价值的去中心化AI项目需要扎实的技术迭代和稳健的治理机制,而非依赖话题炒作和市值管理。对于从业者而言,这类事件再次强调尽调的重要性——不仅要审计代码,更要评估团队背景、治理模型和社区生态的健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