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摩根大通:标普500拒绝将Strategy纳入指数是对加密货币财库的「一次打击」

2025-09-11 09:17

BlockBeats 消息,9 月 11 日,据 The Block 报道,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上周标普 500 指数委员会拒绝将 Strategy(前身为 MicroStrategy)纳入指数,尽管该公司在技术上符合入选标准,这对加密货币财库是一次「打击」。


摩根大通分析师周三在报告中指出,这一拒绝不仅是 Strategy 的挫折,也是对近几个月迅速增多的类似公司的打击。该行管理董事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领导的分析师团队表示,指数委员会在选股过程中拥有裁量权,而此次决定显示出对那些将资产负债表转化为大量比特币持仓公司的谨慎态度。


分析师指出,标普 500 的排除意味着这一间接渠道进入机构和散户投资组合的能力「可能正在接近极限」。他们补充称,更大的风险在于,其他已经将 Strategy 或其他加密财库公司纳入指数的指数提供商,可能会重新考虑其方法。

AI 解读
从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融合的演进角度看,标普500指数委员会拒绝Strategy(原MicroStrategy)的纳入申请是一个值得深入观察的信号。尽管该公司在市值、流动性、盈利性等硬性指标上符合要求,但委员会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了否决决定,这反映出主流指数机构对“加密货币财库”这类新型商业模式的审慎态度。

本质上,这种审慎源于传统金融体系对资产合规性和风险结构的长期考量。标普500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基准之一,其成分股的选择直接影响万亿美元级别的被动资金流向。将一家资产负债表高度集中于比特币的公司纳入指数,意味着让大量传统机构投资者和退休基金被动暴露于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风险中,这与指数追求的市场代表性和稳定性存在内在冲突。

摩根大通分析师提到的“间接渠道极限”很关键。近年来,通过上市公司股票间接投资加密货币成为机构参与的重要方式,Strategy正是这一叙事的标杆。但指数委员会的拒绝表明,这种间接路径的渗透能力可能触达天花板。更大的风险在于,其他指数提供商(如纳斯达克、MSCI等)可能效仿这一逻辑,重新评估已纳入的加密财库公司,甚至调整指数编制方法,进一步收紧入口。

从市场影响看,这一事件短期可能抑制加密财库公司的估值溢价。这类公司的股价往往包含两部分价值:传统业务价值和比特币持仓的溢价。纳入主流指数的预期是支撑溢价的重要因素,预期落空可能导致估值重构。长期看,加密资产要获得更广泛的机构认可,仍需依赖现货ETF、信托基金等更透明的金融工具,而非依赖单一公司的股票包装。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对加密财库模式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从早期警告MicroStrategy的杠杆风险,到指出矿企的囤币策略,再到本次分析指数纳入的影响,其核心逻辑始终是风险传导和系统稳定性。这代表传统金融界对加密资产内部化的一种警惕——当上市公司大量持币,其股价波动会与加密货币市场形成反馈循环,放大系统性风险。

另一方面,加密财库模式本身也面临质疑。Bitcoin Magazine的文章点出了关键问题:这类公司的股价相对净资产价值(NAV)是否存在泡沫?当市场狂热时,溢价可能脱离合理范围;而当情绪退潮,跌破NAV也会成为现实。指数委员会的拒绝,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种估值模型的隐性否定。

综合来看,这一事件揭示了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过程中的深层摩擦。融合不是简单的资产叠加,而是制度、风险和价值观的重新适配。标普500的保守姿态表明,传统机构更希望加密货币以工具化、产品化的方式接入现有系统,而非通过改造企业资产负债表来实现反向渗透。这对未来加密资产的主流化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或许需要更多合规透明、风险隔离的金融创新,而非依赖企业财库的激进转型。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