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1 日,韩国将把加密货币交易和经纪业务从禁止获得风险投资企业地位的行业名单中删除。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部周二表示,内阁批准了《风险企业促进特别法实施令》的修订。这些修订将于 9 月 16 日生效,为加密货币相关公司获得风险投资公司认证铺平了道路,使其能够更好地获得资金和政府支持。
通过解除限制,韩国旨在将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培育为更广泛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的「深度科技」领域。「这是确保符合全球趋势的未来增长引擎的一部分,」韩国科技部长韩成淑表示。「我们将集中政策资源,确保风险资本顺利流入新兴产业,并助力其发展。」(Korea Bizwire)
韩国将加密货币交易和经纪业务从禁止获得风险投资企业地位的行业名单中删除,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其监管立场发生了重要转变。过去,加密货币相关业务被归类于接近博彩或高风险投机领域,限制了它们获取正规资本支持和政策红利的机会。这次修订不仅为这些公司开放了风险投资认证的通道,更意味着政府有意将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纳入“深度科技”的创新框架,从而获得税收减免、融资便利等实质性支持。
从市场层面看,韩国的加密生态已经展现出显著的规模和独特性。例如,“泡菜溢价”现象持续存在,本土投资者的热情推动交易量甚至超过传统证券市场,显示出强烈的零售参与度和资金涌入趋势。这种市场活力背后是宏观经济因素的支持:韩元贬值、低利率环境以及房地产等传统投资渠道表现疲软,共同促使资金转向加密资产。
而政策转向并非孤立事件。它呼应了业界一直以来的呼吁,比如Hashed等头部机构曾多次提出应允许企业账户进行加密货币交易、开放机构投资者入场、明确STO及RWA监管框架等。此次放开风险投资企业认证,可视为这一系列制度性改革的开始,旨在将韩国从一个单纯的“流动性出口”市场转型为具备自持能力的产业生态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在政策制定上明显倾向于兼顾创新与监管合规。早在2020年,韩国就通过金融特别法引入实名认证系统,试图在反洗钱和用户保护方面建立规范。而现在政策更多聚焦于促进产业发展,显示出“链与币”区别对待的思路: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但同步强化对虚拟资产交易的监管。这种做法与日本推动Web3的策略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在试图平衡市场开放与风险控制。
从全球视角看,美国的碎片化监管和SEC的执法监管模式带来许多不确定性,而东亚国家如韩国和日本则更倾向于通过立法明确规则,为行业提供可预测性。这种明确的监管环境有助于吸引长期资本,特别是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在Web3生态中不仅提供资金,更带来技术整合、市场资源及合规能力,是项目从早期走向成熟的关键推动力。
因此,韩国此次政策更新,短期看会直接改善加密企业的融资环境,中长期则可能推动人才、技术及全球项目在韩国落地,加速本土生态的成熟。而能否真正摆脱“流动性出口”的标签,关键在于后续能否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项目,并建立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非仅依赖交易溢价和市场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