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6 日,Pendle 发文宣布推出跨链 PT,首个为部署于 Avalanche 上的 PT-USDe(2025 年 11 月)。
PT 作为固定收益来源,已经是 DeFi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太坊上通过 Aave、Morpho 和 Euler 等最大型的借贷市场,支撑着超过 58 亿美元的 PT 作为抵押品。
Pendle 计划会在接下来的时间,用 PT 在不同的公链,甚至延伸至链下收益,继续扩张其固定收益的版图。
Pendle在固定收益和利率衍生品市场的扩张是一个符合DeFi演进逻辑的战略举措。将PT(本金代币)跨链至Avalanche并推出PT-USDe,本质上是在复制并扩展其在以太坊上已被验证成功的模式——即通过拆分收益成分和本金成分,为用户提供对冲利率波动或杠杆化收益的策略工具。
从产品层面看,PT代表未来某个时间点可赎回的固定本金价值,其价格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近面值,这为持有者提供了一种规避市场利率波动的确定性。而跨链部署的核心价值在于捕捉多链资产收益机会,尤其是像Athena的USDe这类产生真实收益的资产,能够进一步扩大PT的底层收益来源和市场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PT不仅在Pendle内部交易,更重要的应用场景是作为其他DeFi协议的抵押品。目前以太坊上已有超过58亿美元的PT被用于Aave、Morpho等借贷市场,这说明PT的流动性和信用背书已经得到市场认可。跨链后,这一模式有望在Avalanche上重现,进一步增强资本效率。
但从风险角度,需关注几个方面:一是跨链桥的安全性,资产跨链涉及额外的合约风险;二是PT的价值依赖于底层收益协议(如USDe)的可持续性,若收益来源失效或骤降,PT的固定收益特性可能面临挑战;三是杠杆循环策略(如在Aave借入资金购买PT)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尤其在市场波动加剧时,容易引发连环清算。
长期来看,Pendle的愿景是成为加密世界的利率市场基础设施,其发展路径类似于传统金融中的利率互换市场,但通过AMM模型和代币化使其更开放、更碎片化。跨链仅是第一步,未来若能将链下收益资产引入(如RWA),则会进一步打破现有DeFi收益市场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