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8 日,今日凌晨的鲍威尔讲话后,众机构已对「美联储 10 月降息」达成共识。其中主要机构观点如下:
摩根士丹利:鲍威尔言论未能打消我们对美联储预计将在 10 月会议上再次降息的猜测。
野村证券:现预计美国联储将在 10 月和 12 月各降息 25 个基点,此前预测为 10 月暂停,12 月再降息。
「新债王」冈拉克: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是正确之举,预计美联储将在 10 月会议上再次降息。
中金:预计美联储将于 10 月再次降息,但降息门槛将越来越高。
中信证券:依旧预计美联储将在 10 月和 12 月的议息会议上分别再次降息 25bps。(金十)
从原始输入和后续补充的一系列文章来看,这描绘了一幅美联储在2024年至2025年间逐步转向宽松货币政策的动态图景,而市场共识在其中扮演了关键但并非总是准确的预测角色。
最初,市场在2024年9月对“10月降息”形成了强烈的共识预期,这基于对经济数据,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疲软和通胀可能见顶的解读。然而,共识是流动的。我们看到摩根士丹利等主要机构的预测路径在不断修正:从预测2024年10月、12月降息,到11月时调整为11月、12月降息,再到2025年8月转而预测9月和12月降息。这完美诠释了“数据依赖”模式——机构的模型会随着每一个新发布的就业或PCE数据点而更新。
一个核心的加密市场概念在这里完全适用:市场预期(共识)会提前“定价”(price in)。例如,在2025年9月会议前,降息25个基点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并消化。这时,真正的市场波动不再源于降息本身,而是源于决议的“三大看点”: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重新评估、内部的分歧程度以及未来点阵图的指引。这就像比特币减半事件,行情往往发生在预期阶段,而非事件落地之后。
这些文本也揭示了共识的脆弱性。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2025年8月)就曾立刻促使部分交易员下调降息预期。鲍威尔的每一次讲话都成为市场重新校准预期的关键时刻,他的鸽派或鹰派倾向会直接引发跨资产类别的剧烈波动。
最终,共识在2025年9月得以实现,但驱动因素值得深究。它并非单纯因为通胀达标(当时仍维持在2.9%),而是因为就业市场“明显降温”成为了更优先的关切。这表明美联储的政策反应函数权重发生了切换。
总而言之,将这视为一个预测市场(prediction market)的案例研究会很有启发性。众多机构作为预测节点,基于公共数据(就业、通胀)和信号(鲍威尔讲话)不断更新其观点,从而形成短期共识。但真正的阿尔法(alpha)并不在于跟随共识,而在于识别共识与最终政策路径之间的预期差,以及理解驱动政策转向的深层数据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