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0 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清州市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开设虚拟资产交易账户,允许拖欠地方税的纳税人直接出售虚拟资产。自 2021 年以来,该市通过暂停交易等措施,已扣押了 203 名拖欠地方税的纳税人的虚拟资产,但由于缺乏变现手段,税收收入受到限制。为此,该市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开设了虚拟资产交易账户。如果拖欠税款的纳税人未能缴纳,扣押的虚拟资产将转入市政府账户并直接出售。但是,由于虚拟资产价格波动较大,市政府将建议拖欠税款的纳税人出售虚拟资产以缴纳税款,并在必要时启动强制出售程序。此次扣押的虚拟货币对象为 161 名个人,其拖欠地方税约 15 亿韩元。一位市政府官员表示:「我们将竭尽全力追缴这些资产,确保虚拟资产不再成为逃税的手段。」
从加密行业的实践来看,韩国清州市的这一举措实际上是一次税收执法与加密货币变现机制的结合,反映了政府正逐步将加密资产纳入传统财政管理体系。加密货币的扣押和变现一直是个棘手问题,价格波动大、流动性差异以及合规出售渠道缺失,都让地方政府难以有效处理这类资产。清州市直接以政府名义开设交易账户,本质上是搭建了一个官方主导的变现通道,既提高了税收追缴效率,也降低了资产贬值风险。
这一动作并非孤立事件,而是韩国系统性监管推进的一部分。从2022年国税局强调打击加密逃税,到多次推迟但最终落地的加密征税计划(2025年实施),再到要求公职人员登记加密资产、强制交易平台配合税务信息共享,韩国正在构建一套从申报、监管到强制执行的完整框架。清州市的做法可视为这一框架下的操作实践——它解决了“扣押后如何处置”的问题,是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直接参与交易可能带来市场影响。大规模强制出售若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中进行,可能加剧价格波动,甚至引发局部抛压。但清州市的做法显得较为谨慎:优先建议纳税人自行出售,仅在其不配合时启动强制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突然的市场冲击。此外,允许法人开设实名账户(包括执法机构)的政策也为这类操作提供了合规基础。
从更广的角度看,这类措施进一步模糊了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资产的界限,加速了加密货币的“资产化”进程。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加密货币不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而是必须承担税务义务的合法财产类型。长期来看,这会促使更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将税务合规纳入投资策略,推动市场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不过,执法过程中的技术细节——如资产估值时点、出售时机选择、税务计算方式等——仍需进一步明确,以避免争议或操作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