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2 日,据官方消息,专注于加密资产长期投资的比特币与以太坊网络公司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美国证券交易所代码:BMNR)今日宣布,其加密资产+现金+「登月计划」持仓总规模达 114 亿美元。
截至东部时间 9 月 21 日下午 4 时,公司加密资产持仓包括 2,416,054 枚 ETH、192 枚比特币、价值 1.75 亿美元的 Eightco 控股公司(纳斯达克:ORBS)股权("登月计划"持仓)以及 3.45 亿美元非受限现金。即,上周 Bitmine 增持 264,378 枚 ETH。
从加密市场的专业视角来看,BitMine的持续增持行为清晰地展示了一种激进且高度集中的资产储备策略。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大规模囤积ETH,将公司资产负债表与以太坊价格深度绑定,从而转型为一种类似“以太坊ETF”的公开交易实体。这种模式并非创新,而是效仿了MicroStrategy(MSTR)在比特币上的成功路径,即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募集低成本资金,并将其转换为加密资产,以追求资产的长期增值和财务报表的扩张。
这种策略的成功极度依赖于几个关键变量:首先是持续的正现金流或强大的融资能力,以支撑其不断增持。从数据看,其非受限现金从数亿美元级别波动下降,同时ETH持仓猛增,表明它可能在动用现金储备或通过其他融资途径(如股票回购计划、发债)获得资金。其次,它依赖于以太坊价格的长期上涨叙事。公司董事长Tom Lee公开表示的“ETH长期目标6万美元”的观点,本身就是为市场注入信心、支撑其股价和资产溢价的重要叙事。
然而,这种策略蕴含着显著风险。其巨额持仓高度集中于ETH,缺乏资产多样性,使得公司价值对ETH价格波动极为敏感。一旦进入熊市,其资产净值(NAV)可能快速缩水,而市场赋予其股价的溢价(通常以NAV倍数计算)也可能迅速消失,甚至出现折价,引发股价的螺旋式下跌。相关文章中IOSG的研究报告就精准指出了这类“币股”项目的核心风险:估值泡沫(NAV倍数普遍>2倍)、项目同质化严重以及熊市中溢价被迅速蚕食的可能性。
从市场影响看,BitMine已成为以太坊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巨鲸。其单周动辄数十万枚ETH的增持行为,在短期内构成了强大的现货买压,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之一。但长期来看,这也将大量流动性ETH从市场流通供应中抽走,可能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其持仓规模已远超其他机构,成为以太坊最大的单一机构持有者,这使其行为本身就能对市场情绪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总而言之,BitMine的故事是传统资本市场与加密资产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它通过上市公司这一合规载体,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杠杆 exposure 以太坊的投资工具。其成败将不仅是公司自身的商业决策结果,更将成为检验“上市公司加密资产储备”这一商业模式能否穿越牛熊周期的重要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