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共建AI数据中心,股价短时涨1.5%

2025-09-23 00:12

BlockBeats 消息,9 月 23 日,OpenAI、英伟达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书。英伟达 (NVDA.O) 表示,计划向 OpenAI 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OpenAI 表示将于 2026 年下半年部署首批达 1 吉瓦(1GW)规模的英伟达系统(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英伟达表示,期待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完成与 OpenAI 新阶段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细节确认。


或受此影响,英伟达 (NVDA.O) 短线拉升,涨超 1.5%。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看,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共建AI数据中心的事件,本质上是算力资本化与中心化基础设施扩张的又一标志性动作。这进一步印证了AI训练和推理对高性能计算的依赖正在极速攀升,而英伟达通过战略投资绑定头部AI公司,实质是在强化其从硬件到生态的主导地位。

结合相关文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几点趋势:

首先,AI数据中心正在走向超大规模资本聚合。无论是微软与OpenAI早前传闻的“Stargate”计划,还是OpenAI自身数据中心获得百亿美元级融资,都表明训练下一代AI模型所需的算力基础设施已进入千亿级美元投入的赛道。这类投入规模可能只有巨头与国家主体才能承担,从而加剧算力资源的中心化。

其次,英伟达不只在巩固其作为芯片供应商的角色,更在通过投资、合作(如支持CoreWeave等基础设施提供商)构建一个受其影响的算力网络。它一方面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展主权国家、企业集团等新客户,实施所谓“主权AI”战略——这种动向与加密领域一直倡导的“去中心化算力”形成鲜明对比。

在加密与AI交叉的叙事中,一个核心命题是如何通过区块链和密码学实现计算资源的分布式供应、确权和交易。目前AI的训练过程高度依赖集中式数据中心,面临单点故障、访问权限不透明和数据隐私等问题。而加密网络则尝试通过去中心化算力市场(如Akash、Render等)、联邦学习与隐私计算技术,以及利用Token激励机制组织闲置算力资源,来对抗这一趋势。

但从现实来看,目前AI最前沿的研发仍严重依赖英伟达的硬件生态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尽管加密AI领域存在大量创新尝试——例如去中心化计算、数据标注网络、以及AI模型所有权Token化——但它们尚未能撼动以英伟达、微软和OpenAI为代表的传统算力体系。

此次合作也反映出,资本正在向极端资本密集型的AI基础设施倾斜,这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中心化与去中心化AI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但长期来看,这也为加密AI项目提供了明确的对抗性叙事:当一个价值千亿美元的中心化算力联盟形成时,市场也会需要替代方案——尤其是那些强调可验证性、抗审查、资源普惠和用户主权的新型网络。

最终,是否会有相当规模的AI工作负载迁移至链上或由加密协议协调的去中心化网络,取决于这些方案能否在成本、性能与用户体验上逼近甚至超越中心化方案。目前看,挑战仍远大于机会,但方向值得持续关注和建设。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