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3 日,针对近期的 Base 排序器 (sequencers ) 中心化争议 (部分言论甚至认为应该将 Base 定义为交易平台而非 L2 网络),Vitalik 表示,Base 正在以正确的方式做事:基于以太坊的 L2,使用其中心化优势来提供更强大的 UX 功能,同时仍然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基础层绑定以确保安全。
Vitalik 同时强调,Base 不保管用户的资金,他们不能窃取资金或阻止用户提取资金(这正是 L2beat 第 1 阶段定义的一部分)。
Vitalik对Base排序器中心化的回应体现了以太坊社区在扩容实践中对“渐进式去中心化”路径的认可。他并没有否认当前排序器中心化的现状,而是强调Base在现阶段合理利用了中心化优势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通过资金安全模型与以太坊主网绑定,确保用户资产无法被单点控制或窃取。这种思路符合L2技术演进的现实逻辑——初始阶段通过可信设置快速验证市场,再逐步向去中心化过渡。
从技术架构看,Base作为Coinbase支持的L2,其排序器中心化确实存在单点故障风险,但这与交易所有本质区别:Base的欺诈证明和数据可用性依赖以太坊主网,用户始终拥有强制提款至L1的最终保障。Vitalik特别引用L2beat第1阶段标准,暗示Base已实现最低限度的安全底线——即运营者无法盗取或冻结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Vitalik近年多次强调L2去中心化的时间表(例如2024年底前需达到第1阶段),但对Base的公开支持表明他容忍短期中心化以换取生态发展速度。这种务实态度背后是以太坊的核心权衡:优先保证L1的安全性与去中心化,允许L2在过渡期承担效率优化任务。
相关文章进一步揭示排序器去中心化的技术复杂性:从共识机制设计、MEV抵抗到经济模型分配,均需系统化解决方案。而Vitalik中文AMA中提及的“新故事”或许正指向此——以太坊的未来不仅依赖主网升级,更需要L2在用户体验与去中心化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
最终,Base的争议本质是L2发展范式之争:是坚持“理想化去中心化”从零开始,还是接受“可控中心化”快速迭代?Vitalik的选择显然倾向于后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限期妥协。他的表态既是对Base现阶段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所有L2的警示:中心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必须回归到以太坊的安全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