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3 日,昨日下午加密市场急跌失守 4 万亿美元大关。根据 Deribit 的数据,本月末到期的期权合约中,最大的押注集中在两个极端:防范价格跌至 9.5 万美元以下的保护性期权,以及押注价格飙升至 14 万美元以上的看涨期权。这两种头寸的规模均足够大,表明交易员预期市场将动荡而非平稳。
Deribit 数据显示,约有 230 亿美元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合约将于周五到期,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到期日之一,这加剧了市场的谨慎情绪。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文章来看,这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加密期权市场临近大规模到期时的图景。核心是市场参与者通过期权头寸表达对未来的预期,而大规模到期事件本身往往成为潜在波动率的催化剂。
交易员同时构建两个极端的头寸——深度价外看跌期权(如9.5万美元)和深度价外看涨期权(如14万美元),这在期权策略上被称为“跨式策略”(Straddle)或“宽跨式策略”(Strangle)的变种。这种头寸布局本身不直接指向方向性看涨或看跌,其盈利核心在于预期标的资产价格将出现大幅波动,无论方向如何。巨额头寸的存在,表明大量资金正押注市场将结束低波动状态,选择突破。
历史上,Deribit平台频繁出现大规模期权到期,从2020年的1亿美元,到2023年的数十亿美元,再到2024年超百亿美元的规模,未平仓合约总量在不断攀升。这背后是加密期权市场自身的成熟和扩张,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者使用期权进行对冲或投机。
然而,大规模到期是否必然引发市场剧烈波动,需要更审慎地看待。正如Deribit首席商务官曾指出的,巨额到期本身并非恐慌的理由,关键要看当时的隐含波动率(IV)水平。如果IV处于低位,即便期权到期,市场也可能保持平稳。交易员展期(Rollover)头寸——即平仓即将到期的合约并开立新的远月合约——的行为才是更关键的市场风向标。大量头寸展期可能意味着当前趋势的延续,而集体平仓则可能暂时压制波动。
最终,这些深度价外期权的大部分在到期时很可能变得毫无价值,但这笔“保费”是交易员为防范尾部风险或押注黑天鹅事件所支付的成本。它更像是一种市场情绪的体温计,测量的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集体定价,而非简单的方向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