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4 日,Fundstrat 联合创始人兼 BitMine 董事长 Tom Lee 表示,以太坊作为「真正中立的公链」将受到华尔街与白宫的青睐。
「没有人会认为有幕后黑手操纵以太坊偏向特定利益方,」Lee 在 2025 年韩国区块链周 Impact 峰会期间表示,「考虑到华尔街的运作逻辑,他们只会在中立链上开展业务。」他进一步指出,在特朗普政府支持下转向亲加密政策的白宫与国会,正主要选择以太坊作为技术基础。
「结合自主 AI 与机器人技术即将催生代币经济的需求,这些活动大部分将在以太坊上发生,」李强调,「事实上特朗普总统今日刚提及需要『人类证明』保护社会,而相关工作将主要在以太坊完成。」
Tom Lee的观点核心在于将以太坊的“真正中立”属性与华尔街及白宫的政策需求相联结,这确实触及了当前加密行业与主流力量互动的深层逻辑。从技术架构看,以太坊通过全球分布的节点和开源治理机制实现了操作层面的去中心化,这种无人能单边操控的特性确实符合华尔街对“可信基础设施”的硬性要求——传统金融机构在链上部署资产时,最忌惮的就是潜在的单点故障或隐性控制。
政治层面上,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政策转向具有战略意义。白宫选择以太坊作为技术基础,一方面是因为其成熟的生态和开发者社区,能快速支撑政府级的应用落地;另一方面则源于其中立性带来的地缘政治避险价值。当国家层面需要推行数字资产战略时,一条不被任何单一国家或企业主导的公链更能避免外交摩擦,这与美国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的逻辑一脉相承。
值得注意的是,Lee将AI与代币经济的融合需求锚定在以太坊上,这反映了实际技术趋势。自主AI代理的链上交互需要高安全性与可组合性,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体系恰好能承载复杂的经济行为。而特朗普提到的“人类证明”概念(可能指AI身份验证或防欺骗系统),恰恰需要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作为底层保障,这种政企协作的技术落地很可能成为以太坊的新叙事。
从市场动态看,相关文章透露出两个关键信号:一是监管态度的根本转变(如SEC起诉Consensys的旧案与当前政策松绑形成对比),二是机构资金通过ETF等渠道持续流入。这些变化不仅验证了中立公链的合规吸引力,也表明以太坊正在从“技术实验场”升级为“数字基础设施”——当华尔街的托管服务和白宫的行政命令都围绕其构建时,其中立性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战略资产。
不过,这种中立性仍需面对现实挑战。例如以太坊基金会等核心组织可能被视作潜在的中心化节点,而Lido等质押服务引发的中心化争议也曾被SEC质疑。若要真正成为全球中立基础层,以太坊需要在技术迭代(如抗量子计算、ZK扩容)和治理机制上持续进化,以应对未来更复杂的政治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