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美股上市公司九紫新能董事会批准至多10亿美元加密资产投资计划

2025-09-24 19:47

BlockBeats 消息,9 月 24 日,据 PR Newswire 报道,美股上市公司九紫新能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正式批准并采纳加密资产投资政策,董事会授权公司最多部署 10 亿美元用于购买加密资产,以确保风险可控。


该政策授权九紫新能在审慎风险管理框架下,将部分现金储备配置于精选加密资产,初期投资将仅限于 BTC、ETH、BNB。未来如需扩展至其他资产,必须经董事会风险委员会重新评估并批准。

AI 解读
九紫新能董事会批准10亿美元加密资产投资计划,这反映出上市公司配置加密资产已从个别企业的激进尝试演变为成熟的财务战略。本质上,这是传统资本市场对加密资产价值存储属性的正式认可,但背后也暗藏复杂的市场动机与风险考量。

从投资逻辑看,此举延续了MicroStrategy开创的“比特币国库”模式,将加密资产作为对冲通胀和优化现金回报的工具。初期限购BTC、ETH、BNB表明其采取审慎策略——选择流动性最强、市场共识最高的资产,这与Thumzup等公司广撒网式的配置形成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董事会强调“风险可控框架”,说明企业已意识到加密货币波动性带来的财务风险,而非盲目跟风。

但更深层看,这种现象与股市表现紧密关联。相关文章指出,上市公司购买加密资产常伴随股价短期飙升,如SharpLink宣布买入ETH后股价涨超500%。这种“加密叙事驱动估值”的效应,可能促使部分企业将加密投资视为市值管理工具,甚至催生“比特币芬太尼”式的资本游戏——即通过加密资产炒作掩盖主营业务疲软。

此外,大规模企业资金入场正在重塑市场结构。Galaxy Digital等机构能悄无声息消化巨额比特币抛压,说明机构级基础设施已成熟,为企业进场提供流动性保障。而特朗普相关企业、Strive等政治背景实体参与加密投资,进一步模糊了传统金融、政治与加密生态的边界。

然而,这种趋势隐含系统性风险。加密市场的高波动性可能导致企业财报剧烈波动,若遇监管收紧(如美SEC启动Project Crypto计划)或黑天鹅事件,企业资产储备可能反噬其财务健康。尤其对于九紫新能这类中概股,还需面对中美两地监管差异的潜在冲突。

总体而言,企业级加密投资正在制度化,但动机分化明显:有的真正认同区块链价值存储逻辑,有的则是追逐短期股价红利。九紫新能的方案看似稳健,但10亿美元规模能否在波动中实现“风险可控”,仍需观察其具体执行框架与市场应对能力。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