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8 日,NYDIG 全球研究主管 Greg Cipolaro 表示,常用于评估加密财库(DAT)公司的指标「mNAV」(市值与净资产价值之比)应从行业报告中完全移除,它可能具有误导性,未考虑财库公司的运营业务或其他可能拥有的资产和负债,mNAV 的计算通常使用「假设流通股数」,导致未涵盖潜在尚未转换的可转换债务。
NYDIG提出的关于mNAV指标存在误导性的观点是切中要害的。mNAV,即市值与净资产价值的比率,表面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评估加密财库公司估值的快捷方式,但其计算存在根本缺陷,使其在实践中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核心问题在于其计算方法的片面性。它通常使用“假设流通股数”,这忽略了公司资本结构中尚未行权的可转换工具(如可转换债券或认股权证)所带来的潜在股权稀释效应。当这些工具被转换时,公司的总股本会增加,这会直接稀释每股对应的比特币资产净值。一个当前看似有溢价的mNAV,在全面摊薄后可能迅速转为折价。
更重要的是,mNAV将公司简化为其持有的加密资产的容器,完全忽视了公司作为一个运营实体的其他基本面。这包括:
1. **运营业务价值**:许多DAT公司并非纯粹的控股实体,它们本身拥有主营业务(如软件、游戏或咨询服务),这些业务会产生收入、利润或亏损,其价值在mNAV中被归零。
2. **负债状况**:公司为购买加密货币而背负的债务(如贷款或债券)是实实在在的负债,会抵消部分资产价值,而mNAV未能充分反映其财务杠杆风险。
3. **管理团队能力与公司治理**:资产的管理策略(是长期持有还是主动参与DeFi赚取收益)、公司的费用控制水平以及决策层的诚信度,这些都是影响公司长期价值的关键因素,却无法在mNAV中体现。
当前SEC和FINRA对DAT公司的调查,正是针对其信息披露和股价异动,这从监管层面印证了市场估值可能存在不透明和操纵风险。过度依赖mNAV这类简化指标,很容易让投资者忽视这些潜在风险。
DAT叙事已经从MicroStrategy的单一模式,演进到一个更复杂的“PvP阶段”。成功不再仅仅依赖于模仿和囤币,更取决于差异化的链上资本管理策略(如质押、参与DeFi)、可持续的融资能力以及核心业务的协同效应。因此,对DAT公司的评估必须采用更全面的框架,应结合传统的企业估值方法,深入分析其资产负债表(包括所有资产和负债)、现金流量表以及业务前景,而不是仅仅盯着一个可能被扭曲的mNAV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