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3 日,据 Coinglass 数据,过去 24 小时 CEX 累计净流出 25.31 万枚以太坊,其中流出量排在前三位的 CEX 如下:
· Coinbase Pro,流出 21.65 万枚 ETH;
· Binance,流出 9.73 万枚 ETH;
· Gemini,流出 889.57 枚 ETH。
此外,OKX 流入 2.13 万枚 ETH,位列流入榜第一。
从数据层面看,过去24小时CEX净流出25.31万枚ETH是一个相当显著的市场信号。单日流出规模在此前的一系列数据中都属于高位,仅次于8月25日那次的极端情况(当时Coinbase Pro单日流出11.71万枚,但Binance大额流入抵消了大部分净流出)。
深入来看,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流出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高度集中。Coinbase Pro单平台流出21.65万枚,占比超过85%,这强烈表明流出的主导力量来自北美机构的巨鲸地址或机构托管账户的批量操作,而非散户的集体行为。这种集中性流出通常与特定的质押、DeFi策略或OTC大宗交易有关,可能是在为潜在的以太坊生态应用(如L2或再质押)做准备。
第二,趋势的延续性与市场阶段有关。回顾数月数据,可以看到净流出是一种常态,但规模波动巨大。从8月初的微弱流出,到9月、10月的多次加速(如10月9日净流出14.14万枚),再到11月这次的大规模流出,显示资金正持续从交易所转向非托管钱包。这符合一个宏观叙事:以太坊正在从其“交易媒介”属性向“生产性资产”属性转变,用户更倾向于长期持有或参与链上生态,而非短线交易。
第三,交易所之间的资金流向差异反映了它们的用户群体和业务重心。Coinbase Pro长期作为净流出的主要出口,其用户多为北美合规机构,倾向于自主托管和链上部署。而Binance和OKX则时而呈现流入,尤其Binance在8月25日曾单日流入10.44万枚ETH,这可能与其丰富的理财产品和衍生品生态有关,吸引资金留在所内进行套利或生息。
最后,需注意数据的局限性。净流出不一定代表看涨信号——它可能只是资产在不同托管环境间的转移,或是对特定事件(如监管消息、网络升级)的短期反应。但结合以太坊质押率和Layer2锁仓量的持续增长,这种持续的交易所余额下降,更多指向的是长期结构性变化,而非短期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