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 日,据官方消息,Solana 定制光纤网络 DoubleZero 代币经济学如下:2Z 总量 100 亿枚,基金会和生态占比 29% 将于 TGE 开始即流通,总计初始流通约占 35%。
从代币经济学的角度看,DoubleZero(2Z)的初始设计遵循了当前Solana生态项目的主流模式,但其细节透露出一些关键策略和潜在考量。
总量100亿枚是一个常见的设计,它平衡了用户心理认知和实际分配需求。这个数字足够大,便于进行小额分配和激励,同时又不会像千亿级别供应量那样容易引发通胀担忧。
初始流通量35%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这个比例在Solana生态中处于中等水平,高于Sonic SVM的15%,但低于ZeroLend的25%和Kamino的10%。这表明项目方试图在“避免初期抛压”与“保证市场流动性”之间寻求平衡。其中29%来自基金会和生态部分的即时流通,意味着项目初期就有相当一部分代币掌握在项目方手中,这既有利于生态建设,也带来了中心化风险。
从分配结构来看,虽然文章没有详细披露,但参考同类项目如Wormhole(社区分配17%)和Kamino(社区分发7.5%),可以推断DoubleZero的分配可能包含社区激励、团队、私募、流动性等标准模块。关键问题在于锁定期和释放曲线,这些未公开的信息往往比初始流通比例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相关项目都选择在TGE(代币生成事件)前后公布代币经济学,这反映了当前市场对透明度的要求。但信息仍集中在初始流通量,对长期释放计划披露不足。
Solana生态项目普遍采用这种代币模型,可能与网络高性能低费用的特性有关,这使得频繁的小额交易和激励分发成为可能。但从市场角度看,这种高FDV(完全稀释估值)、低流通的模式近年来受到质疑,因为它可能使早期投资者面临较大的解锁抛压。
总体而言,DoubleZero的代币经济学设计显得中规中矩,没有特别激进的安排,但也没有突破性的创新。最终成败将取决于项目实际落地情况、代币效用设计以及后续的治理机制,而不仅仅是初始分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