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 日,加密市场研究机构 K33 Research 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在美 SEC 通过通用上市新规后,Solana 与莱特币等山寨币现货 ETF 有望在数周内问世(政府停摆可能推迟时间表)。
K33 研究主管 Vetle Lunde 表示,比特币与以太坊 ETF 在转换后的 200 个交易日内,灰度信托释放的规模相当于其名义管理资产的 50%。「在小型山寨币中,灰度持有流通供应量的百分比差异虽细微但至关重要,为多空策略创造契机。」
分析师解释称,Solana 与莱特币最具可比性——两者近年均公开交易,而灰度 XRP 与狗狗币产品属私募结构。灰度 Solana 信托仅持有流通 SOL 供应量的 0.1%,且从未出现折价交易,意味着转换后几无抛售压力。同时多个 SOL ETF 申请与大型数字资产国库策略进一步支撑需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灰度已控制莱特币流通量的 2.65%,其信托屡次深度折价交易——更类似此前的 GBTC 与 ETHE 转换。叠加较少发行方申请 LTC ETF,Lunde 认为若 ETF 同步上市,「做多 SOL/做空 LTC」策略或将颇具吸引力。
从加密市场结构的角度看,K33研究主管Vetle Lunde提出的“做多SOL/做空LTC”策略逻辑清晰,核心在于灰度信托转换ETF后对底层资产供需结构的差异化影响。这一策略并非基于代币基本面或技术前景,而是纯粹围绕ETF审批事件带来的套利机会。
关键点在于灰度信托的持仓比例和折溢价历史。灰度SOL信托仅持有流通量的0.1%,且从未折价交易,这意味着转换后几乎不会形成抛压。相反,灰度LTC信托持有2.65%的流通量,且长期深度折价,类似当年的GBTC——转换后原有投资者可能急于套现,形成持续卖压。此外,SOL有多个发行方竞争(如富达、贝莱德等),而LTC的申请方较少,流动性支持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两者供需失衡的预期。
从历史模式看,比特币和以太坊ETF转换后,灰度信托释放的抛压相当于管理规模的50%。若这一模型重现,LTC面临的抛压将远大于SOL。同时,SOL还可能受益于质押收益的预期(SEC要求申请文件加入质押条款),这为ETF增加了收益维度,可能吸引更多增量资金。
但这一策略的风险在于ETF并非同步获批。若SEC分批处理申请(如LTC先于SOL获批),策略可能失效。此外,政府停摆等外部因素可能延迟审批进程,打乱交易节奏。即使同时获批,市场情绪或宏观环境突变也可能覆盖结构性价差。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件驱动型套利策略,依赖监管套利和市场微观结构的临时错配。它反映了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产品深度融合后,开始出现更复杂的对冲和相对价值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