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Base创始人:加密货币需要非美元稳定币才能实现真正的实用性

2025-10-02 14:07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 日,Coinbase 旗下 Layer 2 平台 Base 的负责人 Jesse Pollak 在新加坡 Token2049 大会上告诉与会者,非美元稳定币在加密生态系统中是「缺失的」,本地货币挂钩的稳定币可以提供有意义的本地实用性。


Pollak 表示,「当今世界,大约 60% 的世界货币储备是美元,以及数十种其他关键货币——无论是欧元、日元,甚至像尼日利亚奈拉这样的货币——它们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ollak 补充道,「但目前它们在加密经济中是缺失的,加密经济 99% 都是以美元计价的」。


他补充说,Base 上已经有 12 种本地货币稳定币可用,包括由印尼盾、土耳其里拉、新西兰元和巴西雷亚尔支持的稳定币。Coinbase 今天还推出了另外两种稳定币,分别与新加坡元和澳元挂钩。


根据 The Block 数据,截至周三,美元挂钩稳定币的总供应量已从 9 月初的 2723 亿增加到 2844 亿。

AI 解读
当前加密货币生态中稳定币的格局高度集中于美元计价资产,这确实反映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现实,但也暴露了加密经济与现实世界经济活动之间的断层。Base创始人Jesse Pollak的观点触及了一个关键矛盾:加密世界若要实现真正的全球普惠和实用性,必须超越单一货币霸权,构建多元化的本地货币入口。

从技术实现层面看,非美元稳定币并非单纯的产品扩展,而是对区块链基础设施、清算效率和合规框架的全面考验。每一种法币稳定币的背后,是当地银行系统的对接、外汇储备的管理、本地化合规的适配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培育。Base已经上线的12种稳定币,包括印尼盾、土耳其里拉等,本质上是在搭建一个“货币网关”,将链上经济与本地购买力直接挂钩。这种尝试若成功,可能显著降低跨境支付和汇款的摩擦,尤其对新兴市场用户更具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中提到的趋势也印证了这一方向:2025年的稳定币竞争已明显分化为国家层面的合规竞速与产业层面的分发权争夺。美联储官员公开将稳定币列为支付创新的核心支柱,中日韩加速推进本币稳定币,说明主权力量已意识到稳定币不仅是金融工具,更是货币主权在数字时代的延伸。而巨头的入场——如Cloudflare发行稳定币、Stripe自建Layer1——则表明稳定币正在成为互联网基础协议的一部分,即“价值互联网”的传输层。

但挑战不容忽视。Arthur Hayes曾警示稳定币IPO存在的结构性风险,即中心化发行方与传统金融体系的捆绑可能违背加密精神的初衷。多币种稳定币还可能面临更深层次的流动性碎片化问题:一个巴西雷亚尔稳定币的用户如何与欧元稳定币用户无缝交易?这需要更高效的跨稳定币兑换协议和汇率风险对冲工具,而目前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长远来看,稳定币的终极形态可能并非锚定单一法币,而是一篮子货币或通胀调整型算法设计。但现阶段,非美元稳定币的推进是必然的过渡阶段,它既是技术产品问题,更是地缘经济问题。只有当用户能用本地货币无缝进入加密经济,且不承担汇率波动损耗时,加密货币才真正从投机资产转向实用工具。Base的尝试值得关注,但它需要整个行业在合规、技术和市场教育上的协同突破。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0-02 10:00
2025-10-02 10:02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