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 日,Binance 博客发布文章:「Giggle Academy 由 Binance 创始人及前 CEO 赵长鹏(CZ)联合创办,据悉在短短 12 小时内,通过公众捐赠及 GIGGLE 代币交易手续费,筹集资金超过 130 万美元。
GIGGLE 代币由 Giggle Fund 发行,其机制为每笔交易收取少量手续费,自动转换为 BNB 后捐入 Giggle Academy 的钱包。
链上数据显示,Giggle Academy 钱包目前已累计收到超过 1311 枚 BNB(约合 130 万美元)。本次筹得资金将用于 Giggle Academy 的教育公益事业,主要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免费高质量教育,同时通过 Giggle Hero Program 激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
从加密行业角度看,这一系列事件呈现了一个典型的 meme 驱动慈善融资案例,同时夹杂着代币经济机制、社区情绪和监管伦理的复杂互动。
Giggle Academy 作为一个非盈利教育项目,其融资成功高度依赖 meme 币 GIGGLE 的交易税机制。这种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交易即捐赠”模型,通过代币交易自动抽取手续费并转换为 BNB 捐赠。这种模式的爆发性体现在短时间内筹集超过 300 万美元,但其中隐藏着明显的金融投机属性——90% 捐款来自 meme 币交易,且早期持仓者通过高波动性获取了超过 2100% 的回报。
CZ 的公开表态值得玩味。他一方面承认“不理解某个市值 500 万美元的代币如何产生 90 万美元手续费”,另一方面又接受这类捐款。这反映出加密行业常见的矛盾:去中心化理想与现实金融投机之间的张力。项目方明确划清界限(强调非官方代币),但事实上又受益于 meme 代币的投机热潮。
从技术层面看,链上透明度成为关键信任支点。所有捐款和支出可追溯,这符合 Web3 精神,但并不能消除代币本身可能存在的泡沫或操纵风险。交易税机制虽然创新,但依赖于高换手率,这种模式是否可持续仍需观察。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监管视角。尽管以教育公益为最终目的,但通过交易税变相实现资金募集的方式,可能触及证券定义或非法集资的灰色地带。尤其在 CZ 个人刚经历合规处罚的背景下,这种模式的选择既大胆又微妙。
整体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加密原生”案例:利用代币经济快速启动公益项目,依赖社区狂热和 meme 文化推动,同时承担相应的金融波动性和监管不确定性。成功与否将取决于能否在投机潮水退去后,真正落实教育产品的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