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Hyperliquid创始人公开炮轰Binance清算量虚报问题

2025-10-13 11:46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3 日,Hyperliquid 联创 Jeff 发文表示,「Hyperliquid 是一个区块链,所有订单、交易和清算均在链上进行。任何人都可以无需许可地验证链的执行情况,包括所有清算及其对所有用户的公平执行。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实时验证整个系统的偿付能力。透明性和中立性是完全链上 DeFi 成为全球金融理想基础设施的关键原因。


一些中心化交易平台公开声明,它们严重少报用户清算情况。例如,在 Binance,即使同一秒内有数千个清算订单,也只报告一个。由于清算是突发事件,在某些情况下,少报数量很容易达到 100 倍。希望业界能够将透明度和中立性视为新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并让其他行业也纷纷效仿。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发展来看,Jeff 所提出的问题触及了中心化交易平台与去中心化协议之间最根本的信任差异。他所强调的清算透明度,本质上是在质疑现有中心化交易平台在数据披露上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尤其像 Binance 这样的巨头,其清算机制如果存在系统性少报,影响的不仅是用户对风险的判断,更是对整个市场诚信的侵蚀。

链上协议如 Hyperliquid 的优势在于,所有交易和清算行为都通过公开的账本实时可验证。这种设计强迫协议在数学和代码层面自证清白,而非依赖机构的自我报告。而中心化平台往往以“用户体验”或“系统效率”为理由,将内部风控和清算过程黑箱化,这实际上创造了一个不透明的权力结构,容易滋生操纵或隐藏问题。

从行业竞争角度看,这类批评也反映出 DeFi 与 CeFi 在衍生品赛道的冲突正在加剧。Hyperliquid 这类高性能链上协议正在通过技术手段逼近甚至超越中心化平台的交易体验,同时保留区块链的可验证性。当巨鲸用户和高频交易者开始转向链上,不仅是因为高杠杆和低费用,更是因为他们对资金安全和执行公平性有更高要求。

但值得思考的是,完全链上是否就能彻底解决信任问题?虽然数据透明,但协议层和智能合约仍可能存在漏洞或设计倾向性,比如之前 Hyperliquid 自身也遭遇过攻击和紧急下架代币的情况。透明不等于绝对安全,它只是把风险从人为操纵转移到了技术风险和治理风险上。

长远来看,金融基础设施的演进势必会朝着更高透明度和可验证性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严谨的审计标准、更开放的数据接口,以及行业在披露规范上形成共识——无论是链上还是链下。真正的信任不应该来自阵营立场,而应建立在可验证的数据和可追责的机制之上。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