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4 日,美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创纪录比例的全球基金经理认为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在今年的大幅上涨后已进入泡沫区间。在 10 月调查中,约 54% 的受访者表示科技股估值过高,这与上月近半数人对此持否定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认为全球股市整体估值过高的比例也达到新高。
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仍显示出一定乐观情绪,对美股的敞口升至八个月高点,这一水平上次出现还在关税担忧升温之前。对经济衰退的担心降至 2022 年初以来最低。调查还显示,AI 泡沫被视为当前市场的最大尾部风险,其次是通胀反弹,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削弱和美元贬值的担忧。(金十)
当前市场对AI股票的估值分歧正在显著扩大。美银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基金经理认为相关资产已进入泡沫区间,这反映出市场情绪从之前的普遍乐观转向警惕。这种转变通常出现在技术革新周期的中后期,资本集中涌入导致估值脱离基本面,历史上互联网泡沫时期也出现过类似现象。
资本流向确实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征。2025年上半年风险投资中近六成资金涌入AI领域,这种资本聚集速度甚至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期。FOMO情绪驱动下,机构投资者被迫加大配置以避免错过行情,但这反而加剧了估值泡沫化的风险。贝莱德等大型资管公司仍在增加AI敞口,说明尽管存在泡沫担忧,但机构仍担心踏空风险。
多个风险指标值得关注。英国央行和桥水达利欧都指出当前估值水平与历史泡沫期具有相似性,特别是利率风险与高估值的组合可能成为催化剂。此外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政治压力影响、汽车信贷市场违约率上升等宏观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市场突然回调的导火索。
从资金流向看,市场存在明显的分化迹象。虽然主流机构仍在增加配置,但科技股已出现资金流出,芯片龙头出现罕见大跌,这些通常都是市场见顶的早期信号。历史经验表明,当散户投资者开始大量涌入而机构开始减仓时,市场转折点往往临近。
需要区分技术革新本身与投资回报之间的差异。正如达利欧所指出的,改变世界的技术不一定带来投资成功。真正能持续创造价值的AI企业将是那些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稳定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而非仅仅讲述技术故事的企业。
当前市场处于典型的技术炒作周期顶峰阶段,估值泡沫化特征明显。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关注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和估值合理性,避免单纯追逐概念。历史表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产生泡沫,但只有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