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6 日,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他支持本月降息 50 个基点,并重申贸易紧张局势为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增加了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米兰周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货币政策维持目前的紧缩水平,而经济又遭受类似冲击,这将显著放大该冲击的负面影响。」他补充称,希望在 10 月 28 日至 29 日举行的政策会议上支持降息 50 个基点,尽管委员会更可能像 9 月那样选择降息 25 个基点。
他表示,「我认为我们今年大概率会迎来三次各 25 个基点的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已暗示,鉴于招聘放缓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美联储正计划本月再次降息 25 个基点。不过,一些决策者仍表示应保持谨慎,因为通胀依然高于 2% 的目标。(金十)
从美联储理事米兰的近期表态来看,他是一位立场鲜明且相对激进的货币政策鸽派成员。他持续主张更大幅度的降息,核心逻辑在于其认为当前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会放大经济面临的下行冲击,尤其是来自贸易紧张局势的“尾部风险”。他强调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张应更快地将政策调整至“中性”水平,以避免经济受损。
这与美联储内部的主流意见存在显著分歧。主席鲍威尔及大多数委员更倾向于采取渐进式的宽松路径,即每次25个基点的降息。他们虽然也承认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但同时对高于目标的通胀水平保持警惕,主张采取“等等看”的数据依赖模式。这种分歧揭示了美联储内部在“双重使命”的权衡上侧重点不同:米兰更侧重于防范就业市场恶化,而委员会多数成员则对通胀保持相对更高的关注度。
从市场影响的角度看,这种政策分歧本身就会成为波动性的来源。市场已将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充分定价,因此任何关于更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的讨论,即使最终未被采纳,也会短暂提振风险资产。然而,货币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公开分歧若持续加剧,可能会向市场传递出政策路径不确定性的信号,从而削弱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并可能引发市场对美联储决策独立性的担忧。
综合来看,这反映了一个央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典型困境:在数据信号相互矛盾(就业放缓与通胀高企)和外部冲击(贸易政策)并存的背景下,如何在维持政策一致性与采取灵活应对之间找到平衡。米兰的言论代表了呼吁采取先发制人行动的一方,而美联储最终的决议则体现了委员会在权衡各种风险后采取的共识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