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SharpLink:已筹集7650万美元用于增持ETH

2025-10-16 20:10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6 日,SharpLink 发文称,「通过以每股 17 美元(较市场价溢价 12%)发行股票,成功融资 7650 万美元;此外,还通过一项创新的 90 天溢价购买合约(每股 17.5 美元,较市场价溢价 19%)有望再筹集约 7900 万美元。


筹集的 7650 万美元用于增持 ETH,延续了 SBET 的增长势头与 ETH 囤积战略。」

AI 解读
SharpLink正在执行一种高度激进且结构化的资本运作策略,核心是通过公开市场持续募集资金,并几乎全部用于增持以太坊(ETH),以此构建其公司财库资产。这种模式被市场广泛类比为“以太坊版的微策略”,其本质是将公司股权转变为投资者间接持有以太坊的一种结构性产品。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看,这一系列操作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深究。首先,其融资手段非常多样且复杂,包括私募融资(PIPE)、注册直接发行、市场机制售股以及创新的溢价购买合约等。这种多渠道、高频次的融资能力,表明其背后有强大的机构投资者网络支持,例如Consensys、Pantera Capital等顶级加密原生基金的出现,为其提供了关键的信用背书和资金流动性。

其次,SharpLink的整个叙事核心建立在“ETH国库战略”上。这意味着其股价表现和以太坊价格高度绑定,将自己定位为传统资本市场接触以太坊 beta 的一个杠杆化工具。其股价较市场价持续出现溢价,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高达100%,这并非单纯基于公司基本面,而是反映了市场对其“ETH持仓”未来增值的强烈预期,以及该持仓本身带来的质押收益。这种溢价可以被理解为市场为这种“结构化敞口”所支付的费用。

然而,这种模式也伴随着显著的风险。相关文章中提到的一次“信任危机”导致股价盘后暴跌70%,正是这种风险的最佳注脚。其脆弱性在于:第一,市场信心的极端重要性。一旦其增持策略、融资能力或财务透明度受到质疑,高溢价的股价便会迅速崩塌。第二,流动性风险。当其持有的ETH规模变得极其庞大时,在市场承压时期能否顺利变现而不对自身资产净值造成巨大冲击,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第三,监管风险。作为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将财库几乎全部配置于单一加密资产的行为,必然会面临来自SEC等监管机构更严格的审视。

从链上数据可以清晰追踪其执行力度:从最初持有约20万枚ETH,在短短数月内迅速增持至超过83万枚,成为超越以太坊基金会的最大单一机构持仓地址。其操作手法专业,通过Coinbase Prime、Galaxy Digital等合规渠道进行大宗购买,并立即将绝大部分资产转入质押以赚取收益,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

总而言之,SharpLink的故事是传统上市公司深度拥抱加密资产的一个极端案例。它既是机构资本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大规模配置加密货币的典范,也是一场高风险的资本游戏。其成功与否几乎完全取决于两个外部变量:以太坊价格的长期走势,以及市场是否持续相信其管理层执行这一战略的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更像是在投资一个带有杠杆和溢价的以太坊ETF,而非一家传统的游戏公司。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