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6 日,据 Arkham 监测,CI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在其 ETHX ETF 中持有价值 6.2061 亿美元的 ETH,其中将 1.3 亿美元 ETH 质押。他们的 ETF 中仍持有约 4.9085 亿美元未质押的 ETH。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CI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将其 ETHX ETF 中价值 1.3 亿美元的 ETH 进行质押,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在以太坊生态中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势。质押不仅为基金提供了额外的 staking 收益来源,也显示出机构对以太坊长期网络安全和稳定性的信心。这一举动与近年来多家主流机构,如灰度、Purpose 及 FTX/Alameda 等,选择质押其持有的 ETH 的行为一致,表明质押已成为大型资金管理方标准化的资产运作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CI Global 仍持有约 4.9 亿美元未质押的 ETH,这可能出于流动性管理或应对赎回需求的考虑。在质押机制中,资产通常存在锁定期或解除质押的延迟,因此保留部分非质押资产有助于维持 ETF 的日常运作灵活性。从市场层面看,此类大规模质押行为进一步减少了二级市场中 ETH 的流通供应,可能对价格产生向上的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相关文章中也体现出质押活动的普遍性:从巨鲸到交易所背景实体,再到合规 ETF 产品,均积极参与质押。这不仅增强了以太坊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也反映出区块链基础设施正在被更广泛地纳入传统金融框架。尤其在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后,质押成为机构参与网络并获取收益的重要途径,也呼应了像 EigenLayer 这样的再质押协议所推动的生态创新。
不过,机构的大规模质押也伴随着风险集中化的隐忧,尤其是当大量资产通过少数托管方或质押服务商(如 Figment)进行操作时,可能带来单点故障或监管干预的风险。总体而言,CI Global 的举动是机构级资金在加密市场成熟化过程中的自然演进,既体现了对以太坊生态的认可,也凸显了收益策略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