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彭博社:Hyperliquid目前由一小部分内部人士掌控,且缺乏正式的监管监督

2025-10-17 11:31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7 日,据彭博社报道,Hyperliquid 目前被一小部分的内部人士掌控,引发了其去中心化程度的质疑。对于包括 Paradigm 和 Pantera Capital 在内的支持者而言,它既是对数字金融未来的一场押注,也提醒着人们:整个行业仍在正式监管体系之外运作。


从本质上看,Hyperliquid 是一个由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Hyperliquid Labs、约 15 人团队运营的极简交易平台。按照行业惯例,网站前端会屏蔽美国用户,但任何人都可以在支撑它的区块链上进行交易。无需身份验证正是其吸引力所在,这也呼应了早期的一个规律:采用类似模式的快速成长交易平台往往会迅速受到监管关注。


如果把 HLP 比作引擎,那么验证节点就是控制室。Hyperliquid 约有 24 个验证节点,而以太坊网络则超过一百万个。批评者认为,这导致了权力过于集中。Hyper Foundation 控制了近三分之二的已质押 HYPE——其原生代币——因此在验证节点决策和治理中拥有显著影响力,尽管在最近的几次决策中,其节点曾选择弃权,以尊重社区共识。


区块链验证节点公司 Chorus One 的研究负责人 Kam Benbrik 表示「如果你掌握了超过三分之二的质押,你基本上可以在链上实现控制权。」目前,华盛顿相对宽松的态度为 Hyperliquid 提供了发展空间。问题在于,它还能在监管视线之外持续多久。

AI 解读
彭博社这篇报道指出的核心问题,是Hyperliquid在追求高性能和链上透明度的同时,其治理结构与早期比特币或以太坊所倡导的“去中心化”理想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并非个例,而是高性能L1项目发展初期普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从技术架构看,Hyperliquid自研L1以实现中心化交易所级性能,这是一个典型的权衡:牺牲部分去中心化来换取用户体验。24个验证节点对比以太坊数百万个,确实意味着更中心化的控制层。而Hyper Foundation控制大部分质押代币的事实,更将这种中心化从技术层延伸至治理层。这使其在面临链上争议时(如JELLY合约事件中的紧急下架),决策过程更接近中心化平台,而非依靠广泛的社区共识。

其吸引力恰恰源于这种“可控的无许可”模式。用户享受无需KYC的交易便利,而团队则通过前端屏蔽美国用户等合规性措施,试图在监管边缘地带运作。这种模式能快速吸引高风险偏好用户和巨鲸,推动交易量和协议收入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也埋下被监管重点关注的隐患。

本质上,Hyperliquid代表了一种新范式:它不是一个试图复制比特币完全去中心化路径的协议,而是一个以代币经济为纽带、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公司化”链上金融产品。其成功源于精准捕捉了衍生品交易者对速度与杠杆的极致需求,并通过代币经济模型将协议成功与代币价值捕获深度绑定。

未来的挑战将集中于两点:一是能否在不可避免的监管介入中生存并演化出合规框架;二是其治理模式能否从内部人主导真正转向社区化,否则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定位将持续受到质疑。它的发展轨迹,正是整个行业在效率、去中心化与监管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微观缩影。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0-17 15:57
2025-10-17 11:09
2025-10-17 18:36
2025-10-17 09:20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