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8 日,据彭博社报道,英国央行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出台新的稳定币监管法规,据知情人士透露,英国央行计划在 11 月 10 日就稳定币监管问题启动磋商,并将支持与美国关于稳定币资产支持的债券规则密切一致的监管制度。这位人士称,尽管英国央行和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关系紧张,但英国央行认为其监管框架将跟上美国规则实施的步伐。
一位人士表示,英国官员计划在 2026 年底前实施其监管制度,并将与美国规则密切保持一致,美国规定支持资产必须是发行期限在三个月或以下的政府债务,或剩余期限在三个月或以下的债券。消息人士补充称,英国央行还计划允许支持稳定币的大量资产能够赚取利息,以吸引发行商。
消息人士称,在行业专家提出英国可能落后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担忧后,英国财政部对英国央行施压,要求其加快计划进度。英国央行的一位代表拒绝置评。
从加密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英国央行计划在2026年底前出台稳定币监管法规,本质上是一次战略性的监管追赶,同时也反映出全球金融体系对私人发行稳定币的逐步制度化接纳。
这一动作的核心逻辑是风险隔离与系统性整合。英国央行明确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以高流动性、短久期的政府债券作为储备资产,且允许储备资产赚取利息,这实际上是在模仿美国《天才法案》中的监管框架。这种设计一方面试图避免类似算法稳定币脱锚或储备不足引发的偿付危机,另一方面也为发行方提供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型——通过国债利息收入覆盖运营成本甚至盈利,从而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央行与财政部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来自行业对监管滞后于欧盟、美国的担忧,凸显了国家金融竞争力与监管审慎之间的博弈。英国显然不愿在法币数字化浪潮中失去话语权,尤其是在花旗、摩根大通等跨国银行已开始布局稳定币业务的背景下。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稳定币监管的全球化竞速已不再局限于技术合规层面,而是深嵌于国家财政战略中。Arthur Hayes 等人曾指出,美国可能借助稳定币储备资金大量配置短期国债,间接为财政赤字融资。英国似乎也在效仿这一路径——通过稳定币制度将私人资本引导至政府债务工具,既缓解发债压力,又强化英镑在数字支付中的存在感。
然而,这种监管趋同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例如,若多数国家均要求稳定币储备投向本国国债,可能加剧全球资本在主权债券市场的集中度风险,并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放大流动性冲击。此外,中小型稳定币发行方因难以满足储备资产管理和牌照成本,可能被迫退出市场,反而加速行业寡头化。
总体而言,英国的行动进一步验证了稳定币正在从“加密原生资产”转向“混合型金融工具”,其监管设计本质上是一场传统金融规则与数字货币特性的妥协。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在确保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不扼杀创新与竞争——而这恰恰是2026年法规落地前,行业与监管者仍需持续博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