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一新地址继续加仓40万枚LINK,单币头寸达1973万美元

2025-10-20 15:04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0 日,据余烬监测,某个前天创建并从 Binance 提出 LINK 的鲸鱼钱包,在过去 50 分钟内继续从 Binance 提出 40 万枚 LINK (约 729 万美元)。


其在两天时间内总计从 Binance 提出 114.5 万枚 LINK (约 1973 万美元),均价 17.2 美元。

AI 解读
从这些信息来看,一个清晰的LINK鲸鱼操作模式和市场周期被勾勒出来。关键点在于,这类巨鲸并非单一实体,而是包含多种策略的参与者,他们的行为共同构成了链上流动性的核心部分。

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非常明显。例如,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有机构通过创建81个地址的系统性操作,以约7.2美元的成本价积累了659万枚LINK,这是一个典型的大资金分仓、隐蔽建仓的策略,目的是减少市场冲击并隐藏真实意图。这笔头寸在后续价格上涨至15美元区间后,部分获利了结,转入交易所428万枚,实现巨额利润,同时仍保留大量持仓。这展示了“提币积累-推高价格-部分卖出获利”的完整周期。

同时,市场中也存在大量中短期波段交易者。他们同样从交易所提币,但持仓周期较短,动作更频繁。例如,有地址在2025年8月以22.78美元的成本建仓,短期内出现浮动盈利,这属于追涨策略;而另一个地址持有8个多月后亏损转入交易所,则可能是止损或急需流动性。这种盈亏并存的现象表明,即使是鲸鱼,也对市场 timing 的把握存在差异,并非每次操作都能盈利。

所有这些活动都指向一个核心:交易所的链上流动性格局。持续的“从Binance提币”行为,通常被解读为看涨信号,意味着买家希望将资产转移到自己控制的冷钱包中进行长期保管,减少了市场的即时抛压。而相反的“向Binance/Coinbase转入”行为,则往往是为出售做准备,是潜在的看跌信号。

因此,理解这类新闻不能孤立看待单次操作。必须结合其成本价、持仓时间、市场整体周期以及是“提币”还是“存币”来综合判断。当前这则“新地址加仓”的消息,其17.2美元的成本价远高于早期巨鲸7.2美元的成本,但低于同期其他追涨者的成本,这表明市场信心仍在,但新入场资金的成本基础已被拉高。这更像是一个中期的看涨布局,但其最终盈亏仍高度依赖LINK未来的整体价格走势。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