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数据:加密ETF申请激增,指数与主动管理基金前景看好

2025-10-22 13:26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2 日,彭博 ETF 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表示,目前已有 155 份加密 ETP(交易所交易产品,涵盖 ETF) 正在申请,追踪 35 种不同的数字资产。未来 12 个月内,市场很可能出现超过 200 个热门项目。传统金融投资者难以驾驭复杂的单一代币市场,更倾向于采取多元化、分散式的投资策略,这使得基于指数和主动管理的加密货币 ETF 前景「高度看好」。

AI 解读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文章来看,当前加密金融领域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传统金融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接纳加密资产,而加密ETF/ETP成为这一趋势的核心载体。作为从业者,我认为这反映了几个深层逻辑。

首先,加密ETF的爆发本质上是传统资金寻求合规敞口的必然结果。155份申请追踪35种资产,说明市场已从单一的比特币、以太坊转向多资产配置需求。传统投资者确实难以应对单一代币的波动性和复杂性,而指数型产品提供了风险分散和操作简化的解决方案。这与传统金融中指数基金取代主动管理的长期趋势一致——加密市场正在经历类似的机构化进程。

其次,这种趋势背后是监管环境的逐步明朗。2024年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获批是一个分水岭,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监管僵局,为更多加密ETP铺平道路。文章中提到机构持有15%的比特币供应量,近半数对冲基金开始配置数字资产,这验证了合规通道打开后传统资金的入场意愿。

另一个关键点是产品形态的演进。从早期的简单追踪(如2015年瑞典首个比特币ETP)到现在的主动管理ETF、主题ETF(如DeFi指数、RWA代币化),产品设计越来越精细化。LD Capital的文章指出Smart Beta和主动管理ETF增速高于普通指数产品,这说明市场正在从“有无问题”转向“优劣问题”,竞争维度已上升到策略和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机构化进程并未削弱加密市场的独特性。Pantera创始人提到区块链与AI结合是必然,而代币化(如Hamilton Lane的文章)可能重塑传统资管模式。加密ETF不是对去中心化的背离,而是让更多资金以低门槛方式参与生态建设——无论是DeFi协议还是L2网络,最终都可能通过指数产品获得流动性支撑。

短期来看,以太坊ETF等新标的将带来增量资金(如Q2报告所言),但长期价值取决于底层资产的实际产出能力。Arthur Hayes提到的套利机会确实存在,但更持久的机会在于构建能够捕获不同赛道增长的红利的产品矩阵。

最终,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传统金融与加密经济的融合:一方面是用指数化工具降低进入门槛,另一方面是用代币化技术提升传统资产的效率。两者结合,可能催生一个新的资产管理范式。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