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2 日,据链上 AI 分析工具 CoinBob(@CoinbobAI_bot) 追踪分析,过去 4 小时,六大主流 AI 大模型因交易风格变化,其现账户金额出现较明显差异。按持仓规模从高到低排序如下:DeepSeek(10834 美元)、Qwen(10372 美元)、Grok(9890 美元)、Claude(8297 美元)、Gemini(4515 美元)、ChatGPT(3471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旗下 AI 模型 Grok 持有仓位与杠杆倍数最大的 DOGE 多单与 ETH 多单,Qwen 持有最多的 BTC 多单,DeepSeek 持有最多的 SOL 与 BNB 多单,Claude 持有最多的 XRP 多单。同时,Gemini 持仓常与其它主流模型相反,截止至今交易 63 笔,超其余 AI 交易次数之和,现居亏损第二。
此前报道,创新团队 nof1ai 进行了一项实践:为 6 个主流 AI 模型 Deepseek V3.1、CLAUDE、Grok 4,Qwen 3 Max 、ChatGPT 以及 GEMINI,各 10,000 美元真实资金,让它们在 Hyperliquid 上自主交易 BTC、ETH、SOL 等永续合约。
从加密行业视角来看,这本质上是一场以AI为交易主体的高风险实验,其核心并非单纯比拼模型收益率,而是对AI决策逻辑、市场行为偏好及风险控制能力的极端测试。实验设计者向多个主流AI模型提供等额初始资金,让它们在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平台Hyperliquid上自主操作,标的覆盖主流加密资产(BTC、ETH等)和Meme代币(如DOGE)。
值得关注的几个现象:
Grok表现出强烈的风险偏好,集中持有DOGE和ETH的多头仓位且杠杆倍数较高,这与其创始人马斯克一贯的加密市场影响力策略高度吻合——尤其是DOGE,历来与马斯克的社交媒体行为强相关。
DeepSeek和Qwen等模型则更倾向于分散化配置,前者重仓SOL和BNB,后者主导BTC多头,反映出对主流资产趋势的依赖。
Gemini成为异常值:交易频率极高(63笔,超过其他模型总和),但常采取反向策略,结果亏损显著。这可能源于模型对市场情绪的误判,或是过度拟合短期波动导致的频繁调仓损耗。
从实操层面看,这类实验存在明显局限性。
首先,AI模型并非实时感知宏观事件或链上数据变化,而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给定提示词生成决策,其响应延迟与市场瞬时波动存在根本性冲突。
其次,高杠杆操作在加密市场本就极具风险,即便AI也难以规避黑天鹅事件带来的爆仓可能——尤其是当多个模型同时做多(如报道中提及的“多单为主”阶段),系统性回调可能导致集体回撤。
此外,实验周期较短,尚不足以验证模型长期稳健性,反而更接近一场媒体噱头式的短期博弈。
若从投资角度解读,需警惕此类信息被滥用为市场操纵工具。
例如,Grok大量持有DOGE多单的消息可能被用于拉盘出货,而Gemini的反向策略则可能被解读为“反向指标”,引导散户跟风反向操作。
真正的加密从业者会更关注AI模型在风险控制、仓位管理和极端行情下的应对逻辑,而非短期收益排名。
最后,实验也揭示了AI模型在金融应用中的潜在路径:
有的倾向于趋势跟踪(如Qwen逃顶BTC),有的尝试高频反转(如Gemini),有的则依赖主体关联性(如Grok与DOGE)。
未来若能结合链上数据实时分析、跨模型协同风控,或许能真正推动AI交易代理的实用化,但目前仍属早期实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