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潘功胜: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

2025-10-27 17:20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7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 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近年来,市场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特别是稳定币不断涌现,但整体还处在发展早期。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2017 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金十)

AI 解读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文章来看,中国央行对虚拟货币的监管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核心是区分技术创新与金融风险,重点在于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潘功胜行长的发言延续了2017年以来的政策基调,即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同时密切关注境外稳定币发展。这反映出几个关键点:

首先,监管针对的是非法金融活动,而非技术本身。央行对区块链等新技术在跨境支付和央行数字货币中的应用持积极态度,这从潘功胜6月在陆家嘴论坛的发言可以看出。技术推动的合规创新,如央行数字货币,是被鼓励的;但市场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和虚拟货币,由于缺乏监管、易引发投机和非法融资,则被严格限制。

其次,政策具有连续性和适应性。从2019年打击ICO等炒作,到2021年保持高压态势,再到2025年重申政策有效性,显示监管层将虚拟货币视为长期风险点。同时,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表明中国在封闭境内市场的同时,保持对全球趋势的跟踪,这可能为未来政策调整留有余地。

第三,中国与国际监管趋势存在差异。美国等国通过立法尝试将稳定币纳入监管框架(如《GENIUS Act》),而中国则更强调境内禁止。这种差异源于金融体系成熟度和监管哲学不同:中国更注重防控系统性风险,尤其在资本管制和反洗钱层面;欧美则倾向于在合规前提下探索创新。

最后,地缘因素也可能影响政策。香港作为试点允许银行发行稳定币,与中国大陆形成对比,这可能是探索离岸与在岸差异化的策略。但大陆政策短期内不会松动,重点仍是隔离境外风险传导,维护货币主权和金融稳定。

总体而言,中国央行对虚拟货币的立场是防御性的,核心目标是避免无序创新冲击现有金融体系,而非完全否定技术价值。这种审慎态度在风险聚集的早期阶段具有合理性,但也可能错过一些合规创新机会。未来政策是否会随技术成熟和国际趋势变化而调整,值得观察。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0-27 10:00
2025-10-27 12:22
2025-10-27 15:12
2025-10-27 09:25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