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香港律政司司长:在香港或在香港以外发行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必须申领牌照

2025-10-29 13:07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9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虚拟资产交易日趋活跃,大部分交易均通过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不少投资者会把虚拟资产投放在交易平台以赚取回报,近年来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位资产「稳定币」迅速崛起,任何人如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相关人士须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等等。

AI 解读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的表态,本质上是香港对稳定币实施全面功能性监管的关键一步。这不仅仅是发牌问题,而是香港将其金融监管主权明确覆盖至数字资产领域,尤其是与港元价值挂钩的稳定币,无论其发行实体位于何处。这是一种“长臂管辖”逻辑,核心目的是管控与港元信用直接绑定的金融稳定风险。

从监管演进看,这一政策并非孤立事件。它根植于2022年《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的顶层设计,历经沙盒测试、咨询文件、立法审议(如VASP制度)到最终《稳定币条例》出台的完整过程。其监管架构的核心是“全额度资产支持”和“即时面值赎回”,这直接继承了传统金融中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严格监管哲学,旨在彻底消除挤兑风险和信用错配。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对象同时涵盖“在香港发行”和“在境外发行但锚定港元”的稳定币。这意味着,即便一个实体不在香港注册,只要其发行的稳定币声称与港元挂钩,就必须接受香港金管局的监管。这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为“港元稳定币”设定了技术标准与合规门槛,任何想进入该体系的发行方都必须遵循香港的规则。此举将香港的货币主权直接延伸至区块链层,防止了“野稳定币”对港元信用体系的侵蚀。

从市场意义看,发牌制度为合规稳定币提供了合法性背书。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只有经过许可、储备资产透明、接受持续监管的稳定币才能在香港市场流通。这将极大推动机构资本入场,因为合规框架降低了法律不确定性。同时,这也为香港发展数字资产交易、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石,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与美国的州级分散监管或欧盟的MiCA框架相比,香港的稳定币监管路径更注重与现有金融体系的整合,且监管介入更早、更深入。它并非简单地将稳定币视为一种加密货币,而是将其定义为“数字货币市场工具”,因此直接适用了类似货币基金管理的规定。这种监管思路既体现了审慎,也展示了香港在数字金融规则制定上的野心。

总而言之,香港对稳定币的牌照监管,是其构建“可监管数字金融生态”的战略一环。它通过立法将稳定币纳入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既防控了系统性风险,也为创新划定了安全区。这不仅是监管合规问题,更关乎香港在未来全球数字资产格局中的竞争地位与规则话语权。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