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稳定币初创公司Hercle完成1000万美元股权融资,F-Prime领投

2025-10-29 20:11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29 日,据《财富》报道,稳定币初创公司 Hercle 宣布完成 1000 万美元股权融资,由全球风险投资公司 F-Prime 领投,同时获得 5000 万美元信贷额度。


Hercle 专注于利用稳定币技术提供端到端的机构级基础设施,服务于支付服务提供商和跨国企业,帮助实现即时跨境支付和结算。

AI 解读
稳定币赛道正在经历从边缘实验到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跃迁。Hercle这轮由F-Prime领投的1000万美元股权融资,加上5000万美元信贷额度,清晰地表明传统资本已经不仅认可其技术价值,更开始用真金白银为其现金流和扩张能力背书。这家公司定位在“端到端的机构级基础设施”,直接瞄准支付服务商和跨国企业的跨境支付痛点,这完全符合当前稳定币从零售炒作向企业级应用迁移的大趋势。

从宏观监管框架看,全球稳定币监管格局正在固化。欧盟的批量许可、香港的高门槛审慎试点、美国通过《GENIUS Act》等法案建立联邦层级的监管体系,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监管门槛大幅抬升将加速行业洗牌,发行端会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具备银行级资质和强大结算网络的机构。这意味着像Hercle这样的初创公司必须找到差异化的生存空间——要么像Stripe那样自建Layer1彻底重构堆栈,要么聚焦在特定场景的分发或技术服务层。

基础设施的服务化分层已成定局。白标模式(White-label)和“稳定币即服务”(STaaS)正在成为主流,底层由专业发行方处理储备和合规,前端平台专注流量和用户体验。这种分工使得发行门槛看似降低,但真正的竞争壁垒已经转向分发能力、品牌信任和生态整合。Hercle提到的“机构级基础设施”很可能是在这个分层中占据清算、结算或合规技术的中间件位置。

传统金融的入场正在改写竞争格局。花旗、摩根大通等银行开始评估发行自有稳定币,万事达卡、Fiserv等支付巨头也在积极拥抱稳定币。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关于6.6万亿美元存款保卫战和用户数据控制权的生存竞赛。银行体系正在模块化演进,将利率生成外包至代币化资产,引入链上信贷抵押,以适应链上资产参与流动性生成的新范式。

跨境支付是企业级应用的核心战场。2024年稳定币链上交易额已达27.6万亿美元,超越Visa和万事达卡总和,其中企业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和供应链结算的比例增长25%。这不再是概念验证,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稳定币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新兴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已经成为日常支付和资产保值的实用工具,而非单纯的投机媒介。

Cloudflare推出稳定币支持x402协议、谷歌入场支付链、Stripe自建Tempo公链等事件,都表明互联网巨头正在积极构建“互联网货币层”。稳定币正成为价值互联网的临界点,重塑AI支付、创作者经济和物联网微支付。这种底层协议层的竞争,可能会催生新一代的数字操作系统。

最终,稳定币的价值实现路径已经清晰:不是靠发行更多同类资产,而是通过抽象化技术将其无缝嵌入现有经济流程。最大的市场机会不在零售端的P2P支付,而在企业级的B2B跨境支付体系。那些能够将稳定币作为底层结算单元,同时让企业用户无感使用的加密编排层和API服务商,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十亿级独角兽。Hercle的融资正是这个趋势的早期信号。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