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今年最后两个月行情最好?现在猛冲还是跑?

2025-10-29 09:25
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如果四年周期理论已死,那么比特币这轮还能涨多少

十月进入尾声,加密市场似乎有了一些上涨的趋势。


过去两个月,「谨慎」这两个字几乎成了加密市场的主旋律,特别是经历了 1011 大暴跌之后。这场大跌的影响慢慢过去,市场情绪似乎没有继续恶化,反而有了新的希望。


从下旬开始,一些上涨的信号逐渐显现:净流入数据转正、山寨币 ETF 批量获批、降息预期升温。


ETF 资金回流,机构重新上车


十月最亮眼的数据来自 ETF。


比特币现货 ETF 本月累计净流入 42.1 亿美元,彻底扭转了 9 月 12.3 亿美元的流出趋势。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1782 亿美元,占比特币总市值的 6.8%。单看 10 月 20 日至 27 日这一周,就有 4.46 亿美元新资金涌入,其中贝莱德旗下的 IBIT 独占 3.24 亿美元,持仓量现已超过 80 万枚 BTC。


对传统金融市场来说,ETF 流入是最直接的看多指标——它比社交媒体上的热度更诚实,也比 K 线图更真实。


更重要的是,这轮上涨真正带着「机构味道」。Morgan Stanley 已经向所有财富管理客户开放 BTC 和 ETH 配置; JPMorgan 则允许机构客户用比特币作为贷款抵押物;


根据最新数据,机构平均加密资产配置比例已升至 5%,创历史新高。而且,85% 的机构表示已经分配或计划分配加密资产。


虽然与比特币现货 ETF 相比,以太坊 ETF 显得有些失色。十月累计净流出 5.55 亿美元,是今年 4 月以来的首次连续净流出,主要流出来自富达和贝莱德旗下的 ETH 基金。


但这似乎也是一个新的信号,意味着资金在轮动,从 ETH 转向上升空间更大的 BTC 和 SOL,也或者是在为新的 ETF 做准备。


一大批山寨币 ETF 来了


10 月 28 日,美国首批山寨币 ETF 正式上线,覆盖了 Solana、Litecoin 和 Hedera 三个项目。Bitwise 和灰度推出了 SOL ETF,Canary Capital 的 LTC 和 HBAR ETF 也获批在纳斯达克交易。


但这只是开始。


据报道,目前还有 155 种山寨币 ETF 正在等待审批,覆盖 35 种主流资产,总规模预计将超过比特币与以太坊 ETF 的前两轮初期流入。


如果全部放行,市场可能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冲击波」。


历史上,比特币 ETF 的推出让资金流入累积超过 500 亿美元,以太坊 ETF 也带来了 250 亿美元的资产增量。


ETF 不只是一个金融产品,更像是资金的「进场通道」。当这条通道从 BTC、ETH 扩展到 SOL、XRP、LINK、AVAX 等山寨币时,整个市场的估值体系都会被重新定价。


机构对加密资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此外,ProShares 正准备上线 CoinDesk 20 ETF,追踪包括 BTC、ETH、SOL、XRP 等 20 种资产; REX-Osprey 的 21-Asset ETF 则更进一步,允许持有者获得 ADA、AVAX、NEAR、SEI、TAO 等代币的质押收益。


单是追踪 Solana 的 ETF,就有 23 只在等待批准。这种密集布局,几乎等于公开宣告:机构的风险曲线,正在从比特币延伸到整个 DeFi 生态。


从宏观面看,这种流动性扩张潜力巨大。截至 2025 年 10 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接近 3000 亿美元。这笔「流动性准备金」一旦被 ETF 激活,将形成强大的资金乘数效应。以比特币 ETF 为例,每 1 美元流入 ETF,最终会放大至数倍的市值增长。


如果同样的逻辑复制到山寨 ETF,数百亿美元的新资本可能推动整个 DeFi 生态再度繁荣。


降息的风,再次吹来了新的流动性


除了 ETF,另一个改变行情的因素来自老生常谈的宏观层面。


10 月 29 日,美联储有 98.3% 的概率将降息 25 个基点。市场似乎已提前消化这一预期,美元指数走弱,风险资产集体走强,比特币顺势突破 11.49 万美元。


降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金要重新找出口。


而在传统市场普遍缺乏想象力的 2025 年,加密,成了那个「还在讲故事」的地方。


更有趣的是,这轮利好不仅来自市场,还来自政策。


10 月 27 日,白宫提名 Michael Selig 出任 CFTC 主席,这位前加密律师的态度一向友好; SEC 也更新了 ETP 创建机制,允许加密 ETF 进行原地赎回,极大简化操作。


在「监管友好」这个话题上,美国市场已经不只是松口,而是开大门。政府不再压制创新,而是试着让加密产业「合规地存在」。


链上的数字也在同步印证这一切。


DeFi 总锁仓量 (TVL) 在 10 月增长 3.48%,达到 1575 亿美元。其中以太坊链 TVL 达 886 亿美元,增长 4%;Solana 涨 7%;BSC 涨幅更是达到 15%。这代表的不只是「资金回流」,更是信任回流。


加上比特币期货未平仓合约总额升至 537 亿美元,资金费率为正,说明多头在主导市场。鲸鱼钱包也在加仓,有大户在 5 小时内买入 3.5 亿美元的 BTC。在二级市场,Uniswap 月交易量超 1610 亿美元,Raydium 突破 200 亿美元,生态的活跃度在持续上升。


这些链上指标构成了最硬核的多头证据:资金在动、仓位在增、交易在热。


顶级分析师为什么看涨?


Arthur Hayes:四年周期已死,流动性周期永生


在周四一篇题为《Long Live the King(国王万岁)》的博客文章中,Arthur Hayes 写道,虽然一些加密货币交易者预计比特币将很快达到周期顶峰并在明年暴跌,但他认为这次情况会有所不同。


他的核心观点是:比特币的「四年周期」已经失效了,因为真正决定行情的,从来不是「减半」,而是全球流动性周期——尤其是美元与人民币的货币政策共振。


过去三轮牛熊似乎都遵循「减半后牛市、四年一轮回」的节奏,但那只是表象。Hayes 认为,这个节奏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每一轮都恰好发生在美元或人民币大幅扩表、利率极低、全球信用宽松的时期。比如:


2009–2013:美联储无限 QE、中国大举放贷;

2013–2017:人民币信用扩张推动 ICO 热潮;

2017–2021:特朗普、拜登时代的「直升机撒钱」带来流动性泛滥。


而当这两种货币的信用扩张放缓,比特币的牛市也随之终结。换句话说,比特币不过是全球货币放水的晴雨表。


到了 2025 年,这种「减半驱动」的逻辑彻底崩塌。因为美中两国的货币政策已进入一种新的常态——政治压力要求持续宽松,流动性再也不会按周期收紧。


美国需要「跑热经济」来稀释债务,特朗普施压降息、财政扩张;中国为对抗通缩,也在释放信贷。两国都在向市场注入资金。


所以 Hayes 的结论是:「四年周期已死。真正的周期,是流动性的周期。只要美中继续印钞,比特币就还会涨。」


这意味着未来的加密市场不再被「减半」时间表所左右,而要看「美元与人民币的方向」。他用一句话收尾:「国王已死,国王万岁」——旧周期终结了,但新的、由流动性主导的比特币周期,才刚刚开始。


Raoul Pal:5.4 年周期替代传统 4 年周期


Raoul Pal 的 5 年周期理论代表了对传统比特币 4 年减半周期的根本性重构。他认为,传统的 4 年周期并非由比特币协议本身驱动,而是过去三个周期 (2009-2013、2013-2017、2017-2021) 恰好与全球债务再融资周期重合的结果。


这些周期的结束都源于货币紧缩政策,而非减半事件本身。


这一理论转变的关键在于 2021-2022 年期间美国债务平均到期期限的结构性变化。在接近零利率的环境下,美国财政部将债务平均加权到期期限从约 4 年延长至 5.4 年。


这种延长不仅影响了债务再融资的时间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全球流动性释放的节奏,从而将比特币的周期性峰值从传统的 2025 年第四季度推迟至 2026 年第二季度,这也预示着 2025 年第四季度将会是回升行情。


在 Raoul Pal 看来,全球债务总量已达约 300 万亿美元,其中约 10 万亿美元即将到期 (主要是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需要大规模流动性注入以避免收益率飙升。每万亿美元流动性增加与 5-10% 的股票、加密货币收益相关。对于加密货币,10 万亿美元再融资可能向风险资产注入 2-3 万亿美元,推动 BTC 从 2024 年低点 6 万美元涨至 2026 年的 20 万美元以上。


因此 Pal 的模型预测,2026 年第二季度将见证史无前例的流动性峰值。当 ISM 突破 60 时,将触发比特币进入「香蕉区」,目标价格 20-45 万美元。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专业角度看,当前加密市场的动态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流动性驱动叙事,其中包含几个关键层次的理解。

首先,ETF 的持续流入和扩容已经改变了市场的资金结构。比特币现货 ETF 扭转资金流向并吸引数十亿美元规模的传统机构资金,这不仅仅是需求增加,更是资产定价权从零售向机构转移的标志。机构通过合规通道进入市场,带来了更稳定的买盘和更低的整体波动率,但这同时也可能使市场更容易受宏观流动性变化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资金从以太坊转向比特币和 Solana,可能反映了机构在风险调整后对更高贝塔资产的偏好,或是对以太坊短期增长叙事疲软的反应。山寨币 ETF 的批量出现,则是将这一趋势扩展到更广泛资产,打开了小市值代币获取传统流动性的入口,其潜在影响可能被低估——它不仅仅是新增资金,更是对资产合法性的重新定价。

其次,宏观货币政策的转向构成了另一个核心变量。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实际上是在改变全球美元的流动性环境。降息会压低无风险利率,推动资金流出国债等传统固收资产,转而寻求更高收益的风险资产,加密市场显然成为这类资本的重要去向。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Arthur Hayes 所提出的“四年周期已死”的观点具有相当程度的洞察力——它指出了市场过去错误地将相关性归因于减半事件,而真正的主线其实是全球法币的流动性释放。在当前美国高债务压力和中国对抗通缩的背景下,持续宽松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这意味着加密市场可能迎来比以往更长的资金流入窗口。

但这一叙事中也存在几个值得警惕的信号。一是市场情绪的快速转变。在经历大跌后,乐观情绪重新占据主导,期货资金费率转正、大户加仓,这些虽然是多头信号,但也可能意味着市场短期过热。二是山寨币 ETF 的大规模获批固然是利好,但也需注意监管审批的实际节奏和资金流入的真实速度,预期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落差。三是尽管政策面对加密行业更加友好,但监管框架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针对山寨币的合规标准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如果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会发现当前市场正处于一个由传统资本流入和宏观流动性共同推动的上升阶段。但这并不代表市场没有风险——机构主导的市场更容易出现“聪明钱”提前布局、散户追高的局面,同时全球流动性环境也受地缘政治和财政政策的显著影响,这两者都可能迅速改变风向。

对于是否此时入场,从策略上看,在流动性明确改善、机构持续加仓的背景下,完全离场可能错失趋势行情;但考虑到潜在波动和估值快速上升的风险,采取分批建仓或使用风险对冲工具可能是更稳健的做法。关键是要意识到,这已经不是那个单纯由减半和散户情绪驱动的加密市场了——它正变得日益金融化和宏观化,需要更多从全球资本流动的维度去理解其走势。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