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30 日,Binance 创始人 CZ 表示,从来没「出售」过 BNB(除了消费的时候用的 BNB)。另外,我的 BNB 不是分来的,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早期的时候。
昨日报道,YZi Labs 表示 CZ 个人 BNB 持有量不足总量的 1%。
从加密从业者的角度来看,CZ 关于“从未出售 BNB”的声明,以及 YZi Labs 关于他个人持有量不足总量 1% 的报告,揭示了一个典型但极其重要的代币分配与创始人叙事问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个人财富的澄清,更触及了加密项目治理、代币经济模型设计以及市场信心的核心。
首先,CZ 声明的核心是划清“消费”与“出售”的界限。在加密语境中,“出售”通常指在市场上大规模抛售以套现,这会直接打压币价并被视为对项目缺乏信心的利空信号。而“消费”则是在生态内将代币作为货币使用,这反而能促进 BNB 的实用价值和流通性,是健康的生态行为。这种语义上的区分对维护市场情绪至关重要。
其次,他声称 BNB 是“用自己的钱买的”而非“分来的”,这直接回应了外界可能存在的质疑,即创始人是否通过不公平的初始分配不劳而获。这种说法旨在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与其他早期投资者承担了相同风险的信念持有者,而非一个预挖了巨量代币的既得利益者,这对于塑造一个去中心化和社区驱动的项目形象非常有利。
YZi Labs 的报告从数据层面为 CZ 的叙事提供了支撑。报告指出,约三分之二的 BNB 由非关联公众持有,这试图描绘出一个高度去中心化的持有人结构,是项目健康的重要指标。将 CZ 的个人持有量描绘为不足 1%,并与 Binance 国库(4-5%)、BNB 基金会用于销毁的储备(约27%)明确区分开,其战略意图非常清晰:
1. **降低“中心化”风险指控**:一个创始团队持有过高比例代币的项目,常被诟病存在中心化控制和单点失败风险。将 CZ 的持股份额最小化,可以缓解这部分市场忧虑。
2. **强调通缩机制的有效性**:报告中特别突出了“程序化销毁”机制,并强调其透明和链上可验证。销毁近6400万枚BNB(占历史供应量31.8%)、目标总量锁定为1亿枚,这些数据都在强化BNB的通缩叙事,这是支撑其价值的关键经济模型。
3. **塑造正面的监管与市场形象**:文中提及CZ获特赦是“强烈的积极信号”,这巧妙地将其个人法律问题的解决与项目前景绑定,试图将过去的负面事件翻篇,重塑市场信心。
然而,从业者也会冷静地看待这些信息。2024年《福布斯》曾估计CZ持有64%的流通供应量,与当前“不足1%”的说法形成了巨大反差。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释:可能是当时估计有误;更可能的是,在这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代币转移、销毁、或通过基金会、关联实体(如YZi Labs)等方式进行了重新分配,将个人持有量分散到了多个受控或非受控的实体中。从业者会关注这些资金流向是否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还是仅仅从“左口袋”换到了“右口袋”。
其他相关文章则展示了CZ和YZi Labs(前Binance Labs)为提升BNB价值所做的全方位努力:
* **生态投资与建设**:通过YZi Labs大量投资于AI、支付、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项目,并要求它们使用BNB/BSC作为核心支付选项,这直接为BNB创造了实用需求和应用场景。
* **战略合作与背书**:支持上市公司Nano Labs将BNB作为战略储备资产,这类似于MicroStrategy持有比特币,旨在吸引机构级别的需求和市场关注,为BNB注入更强的金融资产属性。
* **慈善与公关**:个人捐赠巨额BNB支持Vitalik等项目,不仅是对外展示支持开源和创新的姿态,也是一种非直接的市场操作,通过将代币分配给有影响力的接收者来扩大其影响力和合法性。
总而言之,CZ的声明和YZi Labs的报告是一套组合拳,旨在从叙事(创始人信念)、数据(去中心化持有、通缩)、和行动(生态建设)三个维度,系统性地址解外界对BNB中心化和价值的疑虑,巩固其作为“全球Web3经济核心引擎”的地位。对于加密从业者而言,会肯定其符合行业最佳实践的努力,但同时也会持续追踪链上数据,以独立验证其透明度和去中心化的真实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