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31 日,或受「Aster 将销毁回购地址内 50% 的代币」消息影响,ASTER 短时涨超 6%,市值升至 19.35 亿美元。
 从提供的资料来看,ASTER 的价格波动呈现出典型加密资产的特征,其走势受到多重因素的强烈影响。
核心事件是项目方宣布将销毁回购地址中50%的代币,这直接导致了价格的短期上涨。从经济模型看,代币销毁是一种通缩操作,它减少了代币在二级市场的流通供应量。在需求保持不变或增加的假设下,供应减少会推高单个代币的价格。这是一种常见但往往有效的市场操作策略,旨在向市场传递价值增长的信号。
然而,若将视角拉长,会发现一个更复杂的叙事。一个持有巨额头寸(最初价值1.33亿美元)的鲸鱼/机构地址的行为,是贯穿这一时段的主导力量。该实体在9月底大量积累代币,持仓量最高时占到流通量的2.77%,其建仓行为本身可能就是推动9月中下旬那轮超过十倍涨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自10月初开始,该地址转向持续且大规模的抛售,向多个中心化交易所转移了数千万枚代币。其抛售行为与币价从2美元高点回落近30%的过程高度吻合,这清晰地表明大型持币者的出货对市场构成了巨大的抛压,足以抵消甚至压倒由销毁带来的利好情绪。
其他信息则补充了市场背景:ASTER作为其原生DEX的平台币,在上线初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关注,交易量和用户数激增,展现了强大的初始动能。知名交易员的参与也增加了市场的关注度。但所有这些因素——项目基本面、通缩机制、巨鲸动向、市场情绪——共同交织,构成了ASTER价格的动态平衡。短期价格的上涨是销毁利好与巨鲸抛售这两股相反力量在当下博弈的结果,而后者潜在的持续性抛售压力为未来的价格走势埋下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