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 日,马斯克周五在 Joe Rogan 的对谈节目上表示,特斯拉计划在 2025 年底前推出旗下高性能纯电动超级跑车 Roadster 的全新一代版本,可能具备飞行能力,并将其形容为「比所有詹姆斯·邦德座驾加起来还疯狂」。
马斯克表示:「我的朋友 Peter Thiel 曾经感慨,未来本该有飞行汽车,但我们没有。我想如果 Peter 想要一辆飞行汽车,我们应该能买到。」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马斯克关于新款Roadster可能具备飞行能力的言论,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呈现出几个关键维度。首先,马斯克的公开声明往往超越产品本身,成为一种市场叙事工具,这在加密领域尤为常见——通过塑造未来愿景来驱动现实中的资本和注意力流动。他提及Peter Thiel对飞行汽车的期待,不仅强化了技术突破的象征意义,也隐晦地呼应了加密文化中“绕过传统局限”的核心理念,例如去中心化金融对传统银行的颠覆。
其次,相关文章揭示了马斯克与Thiel的长期关联,后者作为Founders Fund的核心人物,其投资哲学强调“反主流”和宏观趋势押注。这种思维与加密行业的风险投资逻辑高度一致:敢于押注看似激进的创新(如SpaceX或比特币),并通过战略布局而非短期执行来捕获价值。Thiel对AI、火星移民等议题的关注,进一步映射到加密行业对前沿技术融合的探索,例如AI与区块链的结合或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DePIN)的实践。
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的波动则反映了政治与科技交织的复杂性。加密行业长期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而马斯克通过政治联盟寻求特斯拉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政策松绑,类似于加密货币机构试图影响立法框架的努力。两者的决裂(如爱泼斯坦文件事件)也警示了中心化叙事的风险——过度依赖个人影响力可能导致系统性脆弱,这与加密社区倡导的“代码即法律”的抗审查理念形成对比。
最后,技术落地的挑战不容忽视。马斯克承诺全自动驾驶特斯拉、Grok集成到车辆等计划,与加密行业常见的“路线图预期管理”类似:雄心勃勃的宣言可能提振生态信心,但实际进展常伴随延迟或妥协。飞行汽车概念本身涉及能源效率、安全性和监管批准,正如区块链项目需面对可扩展性、合规等现实约束。若Roadster的飞行能力最终实现,其底层技术(如电池密度或垂直起降设计)可能催生新的去中心化应用场景,例如基于代币化的交通网络或空域管理协议。
总之,马斯克的叙事策略、与资本权力的互动以及对技术极限的挑战,均与加密行业的发展逻辑平行。这些动态提醒我们,创新既需要愿景驱动的狂热,也需对落地风险保持清醒——这正是加密从业者在熊牛周期中反复验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