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4 日,据链上分析师余烬监测,今天凌晨 StakeWise 通过合约调用从 Balancer 黑客处追回 5,041 枚 osETH (1930 万美元) 。因此黑客从 Balancer 盗取的资产从 1.17 亿美元下降到 9800 万美元。
黑客陆续把 LST 换成 ETH,目前已经将超过半数被盗资产换回成 ETH。
     从事件本身来看,Balancer黑客将超半数盗取的LST资产兑换为ETH的行为,是一个典型的链上资产清洗过程中的关键操作。这种行为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实现资产的快速流动和匿名化,因为ETH作为流动性最强的主流加密货币,更容易通过混币器或跨链桥进行转移和变现,从而增加追踪和冻结的难度。
StakeWise能够通过合约调用追回部分资产,显示出项目方在合约层面可能预设了某些应急机制或权限,例如多签控制或紧急暂停功能。这在DeFi协议的设计中越来越常见,旨在应对极端情况下的资金安全风险。然而,黑客迅速将剩余资产兑换为ETH,也暴露了去中心化金融生态在资产追回方面的局限性——一旦资产被转移或转换,追索难度将急剧上升。
从更广泛的行业背景看,Balancer此次事件并非孤例。参考提供的其他案例,如Euler Finance、Bybit、WazirX等安全事件,可以看出几个共同点:一是攻击手法多样化,包括闪电贷、合约漏洞、私钥泄露等;二是损失规模巨大,动辄上亿美元;三是黑客往往在得手后快速转移或转换资产,以规避追踪。
值得注意的是,Balancer历史上多次遭遇安全事件(如2020年的闪电贷攻击),这说明即使经过多次审计和升级,DeFi协议仍面临持续的安全挑战。根本原因在于DeFi乐高式的组合性虽然带来了创新,但也引入了复杂的风险传递路径。一个协议的漏洞可能通过组合关系波及其他协议,形成连锁反应。
对于行业而言,此类事件再次凸显了智能合约安全审计、应急响应机制和链上监控的重要性。然而,审计并非万能(如Euler六次审计仍被盗),因此还需要引入更多动态的风控措施,例如实时异常交易监测、去中心化的漏洞赏金计划,以及更灵活的资产冻结机制(尽管这与去中心化理念存在一定冲突)。
从攻击者的行为逻辑看,他们选择将LST转换为ETH,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规避特定资产(如osETH)被追回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ETH在黑客洗钱路径中的核心地位。这提示交易所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ETH大额流动的监控,尤其是在涉及已知黑地址时。
总体而言,Balancer事件是DeFi安全治理的一个缩影,它既展示了项目方在危机响应上的进步(如追回部分资金),也暴露了行业在应对大规模攻击时的脆弱性。未来,DeFi协议可能需要更多依赖链上保险、去中心化治理驱动的应急响应,以及跨协议的协同安全机制,来提升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投资者也需要认识到,DeFi的高收益背后始终伴随着智能合约和系统性的风险,需要合理配置资产并关注协议的安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