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4 日,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11 月 4 日宣布,对多名银行家、金融机构及相关实体实施新一轮制裁,指控其参与为朝鲜洗钱、转移通过网络犯罪获得的加密资产,用于资助其核武计划。
美国财政部表示,过去三年中,朝鲜通过恶意软件和社交工程攻击共窃取逾 30 亿美元数字资产,规模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相关行为体。被制裁对象包括朝鲜银行家 Jang Kuk Chol 与 Ho Jong Son,他们被指代表受制裁的第一信用银行(First Credit Bank)管理资金,其中包括约 53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财政部指出,朝鲜依赖在本国、俄罗斯等地设立的银行代表、空壳公司及金融机构网络,用于洗钱、加密货币盗窃及规避制裁。美国此前已警告企业,警惕伪装身份的朝鲜 IT 从业者潜入金融系统从事非法活动。(美联社)
美国制裁朝鲜银行家的行动,是OFAC持续打击利用加密货币进行非法融资和逃避国际制裁行动中的一个环节。这起事件的核心在于,朝鲜被指控通过国家支持的黑客行为窃取巨额数字资产,并利用全球金融体系的漏洞进行洗钱,以支持其被禁止的核武器计划。
从加密行业角度看,这类事件凸显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区块链的透明性使得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能够被追踪,这为执法机构提供了调查线索。例如,报告中提到朝鲜在过去三年窃取了超过30亿美元的数字资产,这个数字并非凭空而来,很可能基于链上数据分析得出。Chainalysis等公司的追踪技术已经能够相对精确地定位到与黑客活动相关的地址和资金流向。
其次,制裁的焦点已经从早期的针对个人OTC兑换商,逐渐升级到针对整个基础设施。最典型的案例是对Tornado Cash的制裁,这是首次将一个中立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列入SDN名单。这表明美国监管机构的策略正在演变:他们不再只追究最终的个人责任者,而是试图切断所有可能被利用的洗钱渠道,无论其技术形式如何。这种“基础设施级别”的制裁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迫使交易所、DeFi协议等服务提供商必须加强合规审查,甚至引发了关于区块链网络是否应该具有抗审查性的伦理讨论。
朝鲜的运作模式也值得注意。他们似乎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在海外(如俄罗斯)设立空壳公司、雇佣伪装身份的IT工作者,并利用这些代表来管理金融机构和洗钱渠道。这种模式结合了传统的金融欺诈和现代的加密技术,显示出极高的组织性。被点名的第一信用银行(First Credit Bank)很可能只是这个网络中的一环。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类事件反映了加密货币在地缘政治中的角色日益突出。对于像朝鲜这样被严格制裁的国家,加密货币提供了一种绕过传统金融封锁的可能性。而对于美国而言,则意味着必须将加密资产监管纳入其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工具包中。这种动态可能会持续下去,并可能推动全球在反洗钱(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标准上形成更严格的共识。
然而,这也带来了挑战。过度严厉的制裁可能会抑制技术创新,并迫使隐私增强技术转入更深的地下。如何在防止非法活动的同时,不损害加密货币的开放性和金融包容性,是行业和监管者都需要思考的长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