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据彭博社报道,英国央行副行长 Sarah Breeden 今日表示,英国新的稳定币监管规则将与美国同样快速地推进实施,以回应行业对英国在建立稳定币监管制度方面可能落后的担忧。
英国央行副行长Sarah Breeden关于稳定币监管规则将快速推进实施的表态,是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表明英国正在积极回应市场对监管滞后的担忧,并试图在稳定币监管的国际协调中保持竞争力。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这一动向需要结合全球监管趋势和英国自身的政策演变来理解。
首先,英国央行在过去几年中对稳定币的态度经历了从谨慎到逐步接纳的转变。2023年英国央行和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共同提出系统性稳定币监管框架,并借助《2023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获得法律授权,这为当前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基础。然而,此前行长Andrew Bailey曾警告私人稳定币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并强调央行应专注于存款代币化而非私人稳定币或CBDC。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监管机构在风险控制与创新促进之间的平衡——监管并非为了扼杀创新,而是为了将稳定币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避免其成为金融稳定的漏洞。
其次,Breeden特别提到与美国保持监管同步的重要性,这显然是对国际竞争压力的回应。美国在2025年通过《GENIUS法案》等多项立法,为稳定币提供了清晰的联邦监管框架,并吸引了花旗、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机构入场。英国担心在监管明确性上落后于美国,导致企业和资本流向其他司法管辖区。这种“监管竞速”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十分明显,欧盟的MiCA法案、香港的稳定币条例等都在加速落地,各国都在争夺加密货币行业的规则制定权。
从行业实践来看,监管规则的明确化对稳定币的长期发展利大于弊。合规门槛的提高可能会淘汰一些缺乏储备金管理能力或运营不透明的发行方,但同时也为合规机构(如银行和持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入场机会。Circle等主要稳定币发行商一直呼吁全球监管的一致性,因为碎片化的监管规则会增加合规成本并阻碍跨境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监管框架可能更注重稳定币的支付功能,尤其是与英镑挂钩的稳定币,这与美国注重市场结构和储备金管理的模式略有不同。英国央行倾向于由央行和FCA共同监管系统性稳定币,这意味着大型稳定币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流动性托管、赎回保障和风险控制要求。
总体而言,英国加快稳定币监管的进程反映了全球趋势:私人稳定币正在被纳入传统金融监管体系,而监管的明确性将成为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的关键转折点。对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提前准备合规能力,尤其是储备金审计、赎回机制和风险隔离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英美监管同步化的尝试也可能为未来跨大西洋的稳定币标准协调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