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高盛的 William Marshall 和 Bill Zu 表示,美国财政部未来增加国债拍卖规模可能会倾向于较短期限的国债。他们预计,名义两年、三年、五年和七年期国债拍卖规模将持续增加,而浮动利率票据的增幅较小,10 年期、20 年期和 30 年期国债拍卖规模将保持稳定,预计这一趋势将在 2026 年 11 月开始。
他们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预计这将降低加权平均到期日(WAM),并看到短期国债的份额稳步上升。」然而,鉴于美联储预计将在未来两年购买约 50% 的净短期国债供应,私营部门持有的短期国债份额可能会保持大致稳定。(金十)
高盛对美国财政部发债策略的分析,核心是指出了未来债务管理的方向将从长期转向中短期。这种转变意味着财政部在应对庞大财政赤字时,会更倾向于发行两年到七年期的国债,而非十年期以上的长债。这背后有两层关键含义。
一方面,缩短国债的加权平均到期日(WAM)本质上是债务结构的优化,试图在利息成本攀升的环境中控制偿债压力。短期利率通常低于长期利率,多发短债可以阶段性降低利息支出,但这同时也会增加未来几年再融资的频率和风险,因为到期债务需要不断滚动续发。
另一方面,这种操作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复杂互动。高盛提到美联储可能购买约一半的短期国债净供应,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宽松,因为美联储的购债行为会向银行体系注入准备金,增加美元的流动性。即便财政部在主动调整发债期限,但美联储的介入会改变私营部门(如银行、基金、海外投资者)实际需要吸纳的债务规模,尤其是短期国债的份额可能保持稳定,并未完全流入公开市场。
Arthur Hayes的多篇文章则从更宏观的视角解释了这类财政行为对市场流动性的深层影响。他反复强调,美元流动性才是驱动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的根本力量。如果财政部增加发债但由美联储承接,本质上相当于“隐形的印钞”,因为央行通过创造准备金来购买国债,这扩张了货币基础。即便表面上财政部在“借钱”,但若中央银行成为重要买方,整个过程就变成了财政与货币的协同,相当于向系统注入新资金。
Hayes将财政部的一般账户(TGA)视为一个关键变量。如果财政部消耗TGA余额来支撑支出而非发债,或者像他所预测的“取消长债拍卖”,都会直接减少从市场抽取的流动性,甚至转化为净投放。这种操作在压力时期尤其可能发生,相当于一种避免市场剧烈波动的隐蔽手段。
综合来看,高盛所描述的发债策略调整,必须放在美国财政路径及央行反应的更大图景中理解。发债规模、期限选择以及谁最终承接这些债务,共同决定了美元流动性是收紧还是放松。如果发债以短期为主且被美联储部分消化,那么对风险资产的影响可能偏正面;但如果长债利率因发行结果疲软而飙升(如20年期美债拍卖出现需求不足),则意味着市场偿债压力未被完全对冲,仍可能阶段性压制估值。
最终,债务货币化的机制是否顺畅,决定了法定信用体系能否持续运转。而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在这种宏观叙事下越来越被视为对主权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和信用损耗的对冲选项。流动性扩张时,它们可能跟随上涨;信用疑虑升温时,则可能因其非主权属性而吸引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