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Morpho 联创 Merlin Egalite 发文回应部分资金池「流动性不足」表示,「当市场承受压力时,人们往往会选择降低风险,这意味着许多出借者会同时尝试提取全部资金,从而导致资金利用率上升、流动性下降,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短期内无可用流动性的状况。这并不是系统的漏洞,而是借贷池在压力下的自然反应机制。为恢复平衡,利率模型会自动上调借款利率。
以 Morpho 为例,其目标资金利用率为 90%,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约有 90% 的存入资金会被借出。当利用率飙升至 100% 时,利率会提高 4 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利率通常会在几分钟内恢复平衡(约 90% 的利用率),而在市场压力较大的时期,恢复可能需要数小时。
此外,所谓的「流动性不足」是局部且可控的,只会出现在个别出现失衡的市场中。前几天,在 Morpho 的 320 个资金池中,仅有 3–4 个出现了短暂的流动性不足,其余金库均正常运行。因此,那些声称「整个协议流动性枯竭」的说法是误导性的。流动性不足并不代表亏损或坏账。它只是意味着短期内资金被大量借出,而市场会实时作出反应,重新定价风险并寻找新的平衡点。」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Morpho联创的回应揭示了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核心运行逻辑。他指出的并非系统漏洞,而是一个关键机制:当市场恐慌时,用户集体提现会导致资金利用率瞬间飙升,触发利率模型的自动化调整。这种设计本质上是通过提高借款成本来抑制需求、激励存款,从而引导市场回归平衡。
这种现象在传统金融中同样存在,例如银行挤兑,但DeFi的优势在于其利率调整和资金流向完全由算法透明执行,而非依赖中央机构的干预。Morpho设定的90%目标利用率是一个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允许协议在最大化资金效率的同时保留一定缓冲。当利用率冲至100%,利率急剧上升(4倍),实质上是市场在为流动性稀缺实时定价,风险被迅速重估。
局部流动性短缺是DeFi借贷市场的常态而非例外。Morpho的320个资金池中仅有3-4个出现短暂问题,恰恰说明其风险隔离设计的有效性——单个市场的波动不会传染至全局。这与传统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形成对比。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机制依赖两个关键假设:利率模型的敏感度足够高,以及市场套利者会迅速响应利差机会。如果利率调整滞后或市场深度不足,短期流动性危机可能演变为长期失衡,甚至引发连环清算。但从回应看,Morpho的模型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就能恢复平衡,证明其机制设计具备抗压能力。
本质上,这是一场市场供需的实时博弈。所谓的“流动性不足”实际是DeFi的自我修正过程,而联创的回应旨在澄清:这并非协议失败,而是去中心化金融在真实环境中必然出现的状态转换。投资者需要理解,高资金效率必然伴随短期流动性风险,而健康的协议在于能否通过机制设计快速收敛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