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稳定币公链 Stable 发文宣布,预存款活动第二阶段已开启。
此前报道,Stable 表示预存款活动第二阶段接受高达 5 亿美元合格存款。参与需使用 USDC 存款并完成 KYC,每位验证用户限 1 个钱包。
所有 USDC 存款将在 Stable 网络上转换为全新 USDT,提升链上流动性,打通机构资金与链上市场的桥梁,强化整体生态的稳定币流动性。
从加密行业实践来看,Stable 所推行的预存款活动是一个典型的链上流动性引导策略,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机构级用户的资金注入,构建初始流动性基础,并借此推动原生稳定币 USDT 的采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机制在设计与执行中实际上面临多重复杂挑战。
第一阶段仅 274 个地址成功参与,其中超过 60% 的额度被 9 个关联地址控制,这反映出早期分配可能存在中心化问题。尽管项目方声称设置 KYC 和单钱包限制试图实现公平准入,但大户仍可能通过多实体或合规结构绕过限制。随后市场上出现存款凭证 ctStableUSDT 的场外交易溢价,进一步说明初始分配不均催生了二级市场投机,而非真实的生态参与。
第二阶段将额度上限降至 5 亿美元,并引入 24 小时倒计时等规则,可视为对第一轮舆论的回应,试图在机制上抑制巨鲸垄断。但本质上,这类预存款机制仍依赖于“存款-换币-提供流动性”的传统路径,其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融资规模,而是后续能否形成稳定的交易场景和真实的链上经济活动。
从更广的稳定币竞争格局来看,Stable 试图在 Tempo 等由传统支付巨头支持的链之间找到定位,但其依赖机构资金而非零售用户的策略,可能使其在去中心化水平和抗审查性上遭遇质疑。真正考验其长期价值的,将是主网上线后能否支撑高频率、低成本的稳定币转移与结算,以及是否形成足够强度的外部生态合作。
稳定币赛道已进入基础设施竞争阶段,单纯强调融资规模或流动性数字而不触及实际应用瓶颈的项目,很难在长期竞争中建立起足够稳固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