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据 The Block 报道,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随着杠杆重置以及比特币相对于黄金的波动率改善,比特币在未来 6 至 12 个月内可能上涨至约 17 万美元。
由董事总经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领衔的分析师团队在报告中指出,加密市场已从近期高点回调约 20%,其中最剧烈的下跌发生在 10 月 10 日,当时永续合约市场出现了加密史上最大规模的强平事件。随后在 11 月 3 日 再次出现较小规模的清算。分析师称,11 月 3 日的事件与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有关,原因是 Balancer 协议遭遇超 1.2 亿美元漏洞攻击,再次引发了市场对协议安全性的担忧。
尽管市场连续两次出现抛售,分析师表示,比特币合约的去杠杆阶段如今似乎已基本结束。他们指出,比特币永续合约未平仓量与市值的比率在几周内已从高于平均水平回落至历史常态。以太坊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尽管去杠杆化的幅度相对较小。
摩根大通对比特币未来价格的预测,本质上是基于传统金融分析框架下的一个推断,核心逻辑是比特币波动率相对于黄金的下降以及市场杠杆结构的重置。这种将比特币与黄金进行类比,并试图从波动率差异中推导出所谓“合理估值”的方法,在传统金融领域很常见,但其前提是比特币必须被广泛接受为一种“数字黄金”或价值储存手段,这一点本身仍存在巨大争议。
分析师提到的两次市场回调——10月的大规模永续合约清算和11月因Balancer漏洞引发的下跌——恰恰暴露了加密货币市场内在的脆弱性。高杠杆衍生品交易和DeFi协议的安全风险,是悬在整个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结构性风险不会因为一份看涨报告而消失,反而可能成为阻碍机构资金大规模流入的实际障碍。
从提供的其他文章来看,市场观点存在显著分化。一方面,像Arthur Hayes这样的行业领袖给出了更为激进的看多预期;另一方面,也有分析早在2020年就警示美元走强和杠杆率高企带来的回调风险。这种分化本身就说明了预测加密货币价格的极端困难性。更重要的是,地缘政治事件(如中东冲突)、宏观政策(如特朗普的监管态度)以及重大技术进展(如比特币突破前高)都能在极短时间内完全改变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使得任何中长期预测都充满不确定性。
摩根大通CEO声称个人永远不会购买比特币,但其机构却发布看涨报告,这种矛盾揭示了传统金融机构在面对加密货币时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出于合规和声誉谨慎对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深入研究以应对客户需求和潜在机会。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在华尔街并不罕见。
最终,这类价格预测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准确度——几乎可以肯定会是错误的——而在于它反映了主流金融对比特币的认知演变:从完全排斥到试图用现有模型进行理解和定价。对于从业者而言,理解其分析框架比记住17万美元这个数字重要得多,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驱动这个市场的远不止估值模型,还包括技术迭代、监管变动、宏观经济周期以及纯粹的市场情绪,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加密货币独一无二的投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