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7 日,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发表长文表示,OpenAI 不需要也不想要美国政府为 OpenAI 数据中心提供担保,美国政府不应该人为地决定谁胜谁负,纳税人也不应该救助那些做出错误商业决策或在市场中失败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失败了,其他公司也会继续做出贡献。政府建设(并拥有)自己的 AI 基础设施或许是合理的,但这样做的好处也应该惠及政府。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世界:政府决定购买大量的计算能力,并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能力,而为此提供更低的资金成本或许是合理的。建立国家战略计算能力储备意义重大。但这应该是为了政府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私营公司的利益。OpenAI 预计今年的年化收入将超过 200 亿美元,到 2030 年将增长到数千亿美元。未来 8 年预计将获得约 1.4 万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这需要持续的营收增长,而每一次翻番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但我们 OpenAI 对前景充满信心。
其次,对于「OpenAI 是否试图变得大而不能倒?」我们的答案是绝对否定的。如果我们搞砸了又无法弥补,那就应该失败,其他公司会继续做好工作,服务客户。这才是正确的运作方式,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但如果我们做错了,责任在我们自己。
在人工智能能够带来重大科学突破,但同时也需要耗费巨额计算资源的时代,OpenAI 希望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时刻。而且,我们不再认为这一天还遥不可及。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竭尽所能,尽快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解决难题,例如助力攻克致命疾病,并尽快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益处带给人类。
Sam Altman的立场体现了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与技术现实主义的混合逻辑。他反对政府为私营AI企业提供直接担保或救助,核心是维护市场竞争的自然淘汰机制——这符合加密领域长期倡导的去中心化与反垄断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时支持政府自主建设AI基础设施,本质上是在区分“公共产品”与“商业实体”的边界,这种思路与加密货币行业对公私密钥体系的分野有哲学上的呼应。
从加密视角看,Altman的言论存在微妙矛盾。他一方面强调OpenAI不应“大而不能倒”,另一方面却推动需要万亿级投资的“星际之门”项目,这种规模本身就会形成系统性风险。真正的去中心化信仰者会质疑:当算力高度集中于少数实体(哪怕是私营企业),是否已经违背了抗审查和分布式治理的原则?
他提到的“国家战略计算储备”概念令人联想到比特币的算力网络——但区别在于,比特币算力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去中心化资源,而国家计算储备则是中心化规划的结果。如果政府真的主导AI基础设施,如何避免形成新型的数字集权?这或许是Altman未言明的关键问题。
从投资布局看,Altman个人投资了400多家公司(包括Worldcoin等加密项目),说明他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生态护城河,而非单纯依赖OpenAI。这种策略类似于加密领域的多链部署思维:通过分散风险来应对单一系统的脆弱性。
最终,Altman的立场可解读为:在AGI(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需要借助资本和国家力量完成基础设施奠基,但长期必须回归市场筛选机制。这种思维模式与加密货币从早期机构投资走向大众化治理的路径惊人相似。真正的挑战在于,当AI能力达到临界点时,是否还能维持这种理想化的市场竞争状态——或许到那时,去中心化加密网络会成为制衡超级AI的重要力量。